首页 > 穿越架空 >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第350节

原来,圆木上各系了一根长长的绳子,他们抓紧圆木后,有规律的扯了扯绳子几下,然后迅速的有一股力量开始拉扯圆木,他们就这样趁着夜色渡过了护城河。

上到护城河对岸之后,另一边接应的人就带着豪格几人远离了盛京城,然后骑上快马,飞驰向山海关。

豪格一路逃进山海关之后,受到了唐宁的热情款待,然后唐宁第一时间给他勾画了一套精美蓝图。

显然,那是早就准备好了的,只等豪格前来。

首先,要把这件事情炒起来,在舆论上占据主动,所以最新一期的《明报》迅速的出版了。

在《明报》中,豪格痛斥多尔衮目无君上。

晋为皇叔父摄政王之后,一切大礼诸如围猎、出师等时,王公贵族俱要聚集一处待候传旨,还要“列班跪送”多尔衮。

若其回王府,则需送至府门。

如遇元旦、庆贺礼时,文武大臣在朝贺顺治帝后,即去朝贺多尔衮。

上朝时,多尔衮于午门内从便下轿,而诸王需于午门外下轿等等,其虽无大清皇帝之实,但已然有了大清皇帝之名,权势之大,甚至超越了真正的顺治帝。

其拥有这么大的权力,南征的行动也几乎是其一手操办,但最终失败,才导致后面一系列事情的发生。

大清至此,身为摄政王的多尔衮自己也应当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

可事实是,多尔衮权势滔天,已经没人能够给他定罪,反而让他借机打压异己,进一步扩充自己的实力。

可见,多尔衮自私自利,因公废私,即便在大清危难之际,不寻求团结大清的力量,反而公报私仇。

而且,战败并丢失应天府的也是他多尔衮的正白旗和他的兄长阿济格,多尔衮不重重责罚其兄长,不思己过。

只待他豪格犯了一点错误就落井下石,想置他豪格于死地,从而窃取大清的皇权。

俨然,多尔衮已经将大清当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只顾自己利益,全然不顾大清之生死。

豪格表示自己对大清已经全然失望,大清只有做出改变,才有活路。

因此,他豪格也只能想办法来夺回本属于自己的一切,诛杀逆贼多尔衮。

而在报道的最后,唐宁代表新军也发表了自己的态度,表示应大清肃亲王之邀,为稳定北方,特此发兵支持愿与大明世代交好之肃亲王。

因新兵发兵是受大清太宗之长子肃亲王豪格之力邀,所以新军动兵是师出有名,不算违约。

至此,双方签定还不足两月的和约便形同虚设。

而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清廷只能够将盛京城城墙简单的修缮一下,守城武器,特别是火炮,大量缺失。

因为唐宁在占领盛京后,第一时间将大量物资、武器和财宝派人运到了山海关。

在双方签定和约时,唐宁的行动早已经结束了,所以留给清廷的是一座被掏空的城池。

反观清廷,由于受和约限制,其不能对京师和沿途城池进行掠夺,所以只携带了为数不多的家当返回辽东。

这些东西,远不足以在短时间内重建盛京,也没办法完善盛京的防御。

但是,只要给清廷一些时间,做到这些自然没有多大问题,甚至还会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可他们谁也没想到,和约再签定两个月不足,就出了这种事情。

两个月时间,太短了。

但是,对唐宁来说,却已经足够,足以让他调集物资和兵力屯积在山海关背后的永平府。

唐宁原本征辽的主力未撤走一兵一卒,他又从后方调来四十万大军。

因为现在他手中掌握的兵力,已经超过了百万,这些调来北方的,以江北四镇兵力为主。

这些人之前一直在和自己打内战,现在是需要他们做点正事了。

此次唐宁出兵分成了三路,一路出山海关直接北上。

一路通过水路进辽东湾,按照上次的路线抵达辽河口再登陆。

最后一路也是通过水路,在旅顺口登陆。

因为辽东湾是凹进去的,与山海关、旅顺口这两条陆路几乎成门字形。

所以山海关和旅顺口两路首先出发,接着再从中间黑虎掏心,席卷整个辽东。

第二九六章 势如破竹

面对新军的来势汹汹,清廷很想加强沿途各卫的防御,但是在几个月前的战争中,盖州卫、海州卫、自在州等几个据点已经毁坏不少。

连盛京城都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重建,更别说这些小据点了。

而且,这些据点本就不大,驻扎不了多少兵力,再加上防御设施毁坏,盲目的投入兵力去守,只会浪费兵力,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可是,这几个据点处在辽东中部位置,如果不派兵去驻守,处在辽东东南角,相对还算完好的复州卫、金州卫等,就容易被孤立起来。

如果这些外围据点都被新军占领,那么盛京城也就成了一座孤城。

此时清廷已经分成了两派,一派坚持死守盛京城,而另一派则建议舍弃盛京城,回归到草原上。

满州族本就是游牧民族,广阔的草原才是根本,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将满八旗的实力最大的发挥出来。

新军以步兵为主,广阔的草原,满八旗来无影去无踪,任新军再有能耐,也拿满八旗毫无办法。

当初太祖起兵,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一步一步吞食大明的力量,直到大明再无能力反扑,这才定都沈阳卫,建立都城盛京。

可昔非今比,大清入关一次之后,损失巨大,反观新军却越来越强,双方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首节 上一节 350/3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之大汉皇权

下一篇:清末之帝国崛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