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香江1981 第690节
这一车箱的大富豪,随便少了那个都是大新闻,要是都出事了,那真的会引发香江大地震。
好怀念动车啊
可惜,它距此差不多还需要等上三十几年时间才会出现,一想到这,杨辰就忍不住泪流满面。
这年头,坐飞机,飞机不安全,坐火车,火车安不安全先不说,这铁疙瘩,大冬天没有暖气,总感觉比外面还冷,也不知发是不是错觉。
后世铁路提速,国家疯狂建设密集的铁路线,需要等到九十年代,才会开始提上日程。
这年头工业还没有发展起来,靠天吃饭的农民占据大部分,各地区各省市流动人口都不多,交通压力不大,国家自然也就不会对铁路给予速度上面提供关注。
能把路修通就行了,速度快慢并不重点。
一切都得等到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工业发展,致使无数北方人口流动到南方打工。
那时候,每年一次周期性的人口大迁徙,二三十亿人次的春运压力,将会硬生生推进,或者说逼迫国家对铁路进行改革。
什么军事战略,全都是瞎扯。
最早期铁路提速,完全就是为了解决春节大家如期回家的问题。
只有偏远地区修建铁路,那才是战略问题。
后世国内交通为什么那么好,最开始全都是被逼的,每年一次春运,就是一次席卷全国的超大规模运动战,二三十亿人次的运送,需要在不到两个月时间里投遍全国各地。
你说说,这不提速,不疯狂建铁路,能行吗?
毕竟,咱们不是阿三哥,学不了他们坐在车顶上欣赏风景的风俗习惯。
大冬天的坐在车顶上回家过年,这要是冻出个好歹来,回家就不是喜悦,而是悲剧了。
第617章 抵达首都
经过江硒哪一出后,杨辰接下来的行程里,开始低调起来,老老实实,跟在一众大佬身后,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虽然一路上不少领导都逮着他不放,他就是想低调也低调不了。
但是,为了避免麻烦,杨辰还是努力学习李超人等人,大佬们干啥,他就干啥,大佬们什么都不干,什么话都不说,他也装聋作哑。
好在内地不比沿海,领导们大多都比较保守,在沿海城市还没有做出成绩之前,大家都习惯性的保持现状。
多说多错,多做多错。
少说少错,少做少错。
不说不错,不做不错。
在官场这个圈子里面,大家都是明白人,在这风起云涌的年代,一个人能够保证不范错误,已经难能可贵了。
发展什么的,那是上面该操心的事情,上面决定了,下面执行,这是华夏千百年不变的规矩。
上面既然没有下死命令,大家自然不会强人所难,所以这一路北上,大家也就是在南倡耽误了一点功夫,其他地方都是按照正常的行程安排,没有任何耽搁。
首都站
哐当…哐当…
随着绿皮火车进入首都火车站,速度逐渐慢了下来,一行半个月行程,终于抵达了目的地,大家都不由缓了一口气。
“终于到了”
杨辰看着车窗,忍不住喃喃自语,心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时间相隔几十年,一路上让他见到了太多不一样的东西,历史的变革,前世他没能亲身经历,但在这一刻,他却仿佛已经融入其中,成为洪流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见杨辰呆坐在位置上,一动不动,何朝琼连忙道:“阿辰,想什么呢?快起来,我帮你整理一下。”
说着,也不管杨辰愿不愿意,她伸手直接把杨辰身上披着的军大衣扯了下来。
一大早起来,杨辰就已经换上了正式场合下,才穿戴的中山装,典型的要风度,不要温度。
不仅仅是他,就连霍大亨等人,一个个也是能少穿点,就尽量少穿。
当然,再怎么减少,一群大佬在看到杨辰之后,都忍不住一脸黑,包括荷赌王再内,脸上都掺杂几分羡慕嫉妒恨。
这人帅就算了,但出来抢风头,就有些过分了。
一想到这一路北上,这个小家伙不知道抢了他们多少风头,一众大佬虽然已经开始习惯了,但还是免不了心里泛酸。
倒是包船王和霍大亨几个看的比较开,尤其是薛父,杨辰是他一手培养大的,越是优秀,薛父越是满意。
只是当薛父目光,看到何朝琼时,微微起了一丝变化。
此刻,何朝琼殷勤的跟个小媳妇似的,不厌其烦的给杨辰整理衣服,虽然已经很整齐了,可是依旧不嫌够,每一个纽扣,何朝琼都一而再,再而三的检查了几遍。
终于,火车停下了。
“阿辰”
霍大亨朝杨辰招了招手,示意杨辰到身边来,这一路北上,换了谁都看得出来,上面对杨辰的关注非同一般。
一路上各地领导对杨辰的态度,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既然如此,对待杨辰,自然不能用论资排辈的方式,将杨辰排挤到最后面位置。
对此,杨辰也不多想,牵着何朝琼的小手,在部分大佬羡慕的目光下,朝霍大亨走去。
这会可不是玩低调的时候,外面不知道有多少媒体记者等着,他越是靠前,说明他在代表团中的地位越高。
什么时候该低调,什么时候该高调,杨辰跟一群大佬相处这么久,也是学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