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香江1981 第581节
不等杨辰开口,陈钰莲带着几分幽怨的语气,兴师问罪道:“你之前说会去内陆看我的,结果呢?”
杨辰没有想到温柔似水的莲妹,竟然会第一时间就对自己兴师问罪,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说自己太忙了,没时间…
毕竟,这年头去一趟内陆没有后世那么方便,后世有飞机,有动车,去哪里都花不了一天时间。
但是这个年代他要去内陆探班,特别是陈钰莲他们拍摄的地方,大山里面,没有十天半个月,恐怕很难回来。
只是,这话他说不出口。
好在陈钰莲没有在这上面揪着不放,见杨辰一脸尴尬的说不出话,随即便转移话题道:“你的电影拍完了?”
杨辰长出了一口气,连忙点头道:“拍完了,前两天刚杀青。”
陈钰莲听了,转头看向李俪珍,见她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坐到杨辰的跑车里,手上抱着游戏机,玩的不亦乐乎,忍不住问道:“你什么时候换的车?”
杨辰咧嘴得意道:“刚换的,上次我跟你提起过,我收购了一家意大利跑车公司,这车是我亲手设计的,怎么样,好看吗?”
陈钰莲眨了眨眼睛,“还行吧,二姐应该很喜欢吧!”
杨辰顿时再次被噎住,咳嗽了两声,“咳咳,那什么,徐导他们怎么还没有出来?他们没有跟你们一路吗?”
陈钰莲:“……”
第520章 沈粥的好消息
华人行
经过历时两天的董事会,沈粥终于把董事局一众董事们给说服了。
这几年沈粥的动作越来越快,步子也是越跨越大,在沈粥接掌汇丰银行前,汇丰银行已经压过渣打一头,而随着沈粥掌权后,这种趋势也是越来越明显。
汇丰银行的快速发展,让沈粥在汇丰内部的威望,也是一天天不断窜高。
毫不夸张的讲,除了汇丰最早的创始人,沈粥这位大班王,已然成为汇丰银行史上最具权威的负责人。
看看沈粥一连串动作,先是将包船王送进汇丰董事局,让对方成为汇丰银行史上第一位华人董事。接着又将和记股份低价卖给李超人,支持他入驻和记。
单单这两件事,如果沈粥在汇丰银行内部没有足够的威望和话语权,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
而且,不久前他还说服了一众董事们,拆巨资重建汇丰大厦。
这一连串事件,换了一般人,根本就不可能做到。
有时候,一家公司的负责人,除了拥有足够的能力外,这嘴皮子如果溜,能说会道,真的可以抵十万兵。
商人重利,沈粥在汇丰银行摸爬跪打几十年,早就将自家一众董事们的心理摸得一清二楚。
什么反对意见,原因无非就是利益不够,只要利益够了,所有反对意见都会消失。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所以,沈粥每次开董事会,基本都围绕着一个主题,那就是利益,每一个重大决定,如何对汇丰有利,让大家都觉得有钱赚,把大家伙肚子里的馋虫勾起来,再来分析利弊。
资本家都是逐利的,有时候为了利益,捡芝麻丢西瓜的事,可没少干。
而沈粥则是即能带着大家赚钱,又有足够高的远见,避免掉那些捡芝麻丢西瓜的傻事,久而久之,大家伙自然也都相信他,支持他。
沈粥的每句话,每一个意见,对汇丰银行一众董事成员的影响都非常的大。
汇丰每一任大班王,他们在不损害汇丰银行的利益前提下,是可以合理避开董事局决议的。
当然,像那种一意孤行,如果决定是对的,自然是皆大欢喜,如果是错的,那就少不了要独自背锅。
因此,每逢大事,沈粥一般都会把大家召集起来,一起商量决议,有钱一起赚,有锅一起背。
出售恒生银行,这对汇丰银行来说,影响可大可小,问题就看收购它的人,接下来给恒生银行如何定位。
如果对方想像恒生银行最初发展那样与汇丰在香江展开竞争,那么无异于养虎为患,这种事情大家伙肯定不愿意看到。
不过这也简单,只要杨辰保证恒生银行分行数量不再香江继续扩充,那么问题就能很好的解决。
银行现金储备,靠的就是吸纳底层民众手上的资金,只要分行数量被限制住,那么后期基本很难再有大的作为。
甚至,汇丰做的再绝点,将恒生银行未来在亚洲的分行也限制在一定数量,那么就完全不用害怕恒生银行出来跟汇丰银行竞争。
这一点,杨辰早就主动提出来了,所以这也不是主要问题,说来说去,一众汇丰银行董事们的主要问题,还是在收购价格上面。
汇丰银行持有恒生六成股份,价值十几个亿,原本差不多在二十亿左右,因为恒指下跌,让恒生股价下降了不少。
汇丰董事们主要是想杨辰把中间差价给他们补上,也就是溢价收购。
对于杨辰在汇丰银行的巨额现金,一众汇丰银行的董事们可是非常眼馋的,有着这样一个好机会,大家自然想从杨辰身上狠狠的咬下一块肉来。
好在沈粥最后把一众汇丰银行的董事们劝服住了,相比较中间几个亿的差价,沈粥更看重未来杨辰给汇丰带来几十亿几百亿的利润。
区区几个亿,这点差价,又如何能够满足大班王的胃口。
所以,在沈粥描绘的宏图下,一众汇丰银行的董事们一个个举手表决,通过了沈粥的提议。
当然,让汇丰银行一众董事们这么爽快答应下来,自然不是因为沈粥给他们描绘的几十几百亿的大饼。
大饼虽好,但是却需要很长的时间等待,才能品尝到,资本家贪婪逐利的心理,不可能去想那么遥远的事情。
他们主要还是因为沈粥的一句话,香江银行业,马上又要迎来一次银行危机,一次影响不下于六五年那场银行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