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做家主 第576节
少苦可不管那些,既然小安考上大学了,按照老家传统,肯定要回周家老家办酒,再说,小安出来这么多年了,都没有回家过,小安还没有嫁人,目前还是周家人,肯定要回家报个喜讯。
少苦找了两部卡车,周少成是老大,带着周家的兄弟妹妹一起回家了。三爷听到小安考上大学了,也是一脸的欣喜,周家终于出了一个大学生,虽然是女娃,可是那也是周家的血脉啊。
三爷原来一直指望周少平考个大学回来,现在周少平彻底废了,想在农村安安稳稳的种田都难,东屏公社的人,看到周少安的面子上,不和周少平计较,可是周少平不是省事的,经常给三爷惹点事情,周少安经常帮忙擦屁股呢?
三爷家里的情况最近不错,最近忙着帮孙子找对象呢,可是周少平呢?也算有文化的人,长相也不错,家里的条件更不用说了,可是对象就是找不到,就是农村的非常丑的女孩都不愿意嫁给周少平。
难道周少平只能找地主或者富农家的女儿做老婆吗?那样的话周少平这辈子都难以翻身了,说不定他的后人还有背负着罪名呢。
少苦没有管三爷的家的事情,就是在周家村的老家办了几顿酒,周少成娶了老婆生了儿子,这么多年一直没回来了,按照老一辈的说话,周少成的根在这个村子里面,所以带着儿子回来,也算认祖归宗,请周家本家的长辈和兄弟吃一顿,都是正常。
周少家的生活条件虽不好,可是也依然请了周家的长辈和同族吃一顿,这个是礼貌问题,毕竟血缘关系在哪里少不了,周少家可是周家的子孙,对周家的长辈尊敬点,这可是人品的问题。
周少立和周少业也积极请了一顿,他们现在也算成家立业了,虽然以前和亲爷爷家里闹的不开心,可是周家的这些本家,没有对不起他们,以前都或多或少的帮助过他们这些可怜的孩子。
周家的几个子女衣锦还乡,当然不能受人口舌,反正这些请客吃饭都少苦买单,就是让周家的几个兄弟不要忘记了,我们周家的根还在周家村,城里里面呆的好固然是好事情,万一遇到问题了,周家村还是自己这帮兄弟的退路。
周家村的本家和长辈都周少成他们这次回来非常满意,不管怎么说,周少成他们都是周家的后人,周家老祖宗埋在这里呢。
周少成带着几个兄弟,一家一家拜访了周家的几个长辈,当年几个可怜的要饭的时候,周家的这些长辈,多少都照顾一些他们,这些恩情可不能忘。
周家的本家人要的是周少成他们的一个态度,意思不管走到那里,都不要忘记自己还是周家人。农村的宗族观念还是很强的,周家的人一直都是以团结著称的,所以周家在这片土地上,才能活的自在。
要说这次周少成回来,唯一生气的就算周老头,就是周少成几个兄弟的亲爷爷,看到周少成还在记恨当年的事情,不去给他磕头,气呼呼的想把周少成他们赶出周家,古时候的说哈就是出族,可惜没人响应他。
以后的世道就乱了,少苦虽然混的不错,可是敌人也不少,这能保证自己可以在这个混乱的年代全身而退呢?
就连一号的接班人刘奇同志,都那么不明不白的,窝窝囊囊的死掉了;威震天下的元帅,也是狼狈苟且的活着;多少威猛赫赫的战将,都含恨而终。
山头主义之战,树倒猢狲散,这又能保证自己安全呢,少苦要提前做的打算,自己的这帮兄弟也可以有个退路。
少苦当然不是死忠的人,情况不对,少苦肯定会跑路,可是少苦的亲人怎么办?周家村就是他们的根,如果城市里面坚持不下去,他们最终回到这里也不错,所以少苦这些年也在不停的拉扯周家的那些本家,留的人情在,日后好相见。
第27章,知青
少苦和一帮兄弟在乡下的老家呆了几天,该走的人情都走了,就连王大美的新家,周少成他们几个兄弟都去看了看。
王大美现在过得挺好,她在秦家还能当家做主呢,秦家的几个儿子和儿媳对王大美也挺尊敬的,不尊敬不行啊,秦家的儿子都靠着王开胜混饭吃呢。
秦家心里明白的很,他们之所以可以混的这么好,都是占着王大美的光。再说,王大美和他们几个可没有利益冲突,更不可能为了秦家的财产。天上掉下一个老妈子,任劳任怨帮秦家干活,秦家的老老小小有什么不满意的吗?
秦继友的儿子亲切的喊王大美叫王姨,要不是担心周家的人有意见,估计直接厚着脸皮喊“妈”了。
秦继友的孙子都叫王大美“奶奶”,而且前面还要加上一个“亲”字,王大美对秦家的几个孙子挺好,秦家的条件不好,可是王大美经常去王开胜那里敲诈奶粉回去给秦家孙子喝,王大美对秦家的孙子,比自己的亲孙子都好。所以王大美现在的日子过得比当年在南都还有好。
现在王老太婆带着三个儿子,在甸岗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他们家里现在非常热闹了,老的闹,小的打,天天都闹得不可开交。
王老太婆当然想找王大美的麻烦,可是秦家的人可不是好惹的,根本不买王家三兄弟的账。再说王金龙可是把王家看的死死的,基本不给王老太婆和王家三兄弟有机会跑出甸岗。
周少成和几个兄弟在乡下住了几天就回南都了,少苦刚刚回来小院子,张大妈就火急火燎的跑过来。
少苦看到张大妈急冲冲的样子,打趣的问道:“怎么了?大妈?什么事情这么急?你的动作真够快的,我还没有到家呢,你都赶来了?”
张大妈叹气的说道:“哪里是我动作快啊,我是被李老头催过来的啊?”
少苦奇怪的问道:“李大爷?我刚才看见他了,坐在城门口呢,看到我回来了,飞快的往回跑呢?”
张大妈应声说道:“是啊,人家就在你城门口等着你回来呢,已经等了很多天了,看到你回来了,飞快去拉我过来?”
少苦恍然大悟,刚才还在纳闷呢,怎么李大爷看到少苦跑的那么快,一副做了亏心事的样子,原来一直在守着少苦等着通风报信啊。
少苦好奇的问道:“李大爷怎么了?什么事情那么急啊?”李大爷守着少苦,肯定是有事情找少苦帮忙,少苦这点觉悟还是有的,而且还让张大妈出面,估计还不是一般的小事情。
张大妈叹气的说道:“不光是李大爷,还有老卢家的,老张家的,都找我呢,认为我的面子大,让我过来找你帮忙?”
少苦呵呵笑道:“找你是对的,大妈的面子够大,在哪里都好用,在我这里更是好用?有什么事情啊?”
张大妈和少苦也不客气,直接说道:“今年大学不是精简了很多吗?而且现在工厂也不招工了,可是今年的高中毕业生就没有办法安排了,所以国家又出新政策了,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农村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号召10万知识青年下乡。”
少苦诧异的问道:“有这种事情吗?我还真的没有注意?又是去农村吗?农村还呆的了那么多人吗?”
少苦一直以为知识青年下乡是66开始的事情,那时候有所谓的老三届。真是情况不是那样,其实自从建国之后,国家都一直号召知识青年下乡,而且这些年一直都没有停过。
不过下乡是有说法的,刚开始号召知识青年下乡其实就是知识青年支援边疆,那个是边疆不稳定,需要大批人员去稳定边疆,建设边疆的时候,需要大批知识青年;后来号召知识青年下乡,主要是支援三线企业,也那些为了国防,建设在鸟不拉屎的地方;现在号召知识青年下乡,主要是大学不招生,工厂不招工,不能让年轻的骨干劳动力白吃白喝等死吧,所以安排知识青年下乡,主要是去国营农场或者省级农场;66年开始知识青年那才是真的下乡,很多人都是吃住在老乡家里的,那批下乡的知识青年才是人数最多的,待遇最差的,命运最惨。
张大妈解释说道:“国家号召10万知识青年下乡,苏省号召一万知识青年下乡,我们市里号召两千名知识青年下乡,主要是高中和中专生,现在街道在动员大家报名呢?”
少苦好奇的问道:“动员的效果怎么样?报名的人多不多啊?”
这个年代流行铁饭碗和城市户口,都是农村的人积极想进城,哪有城里年轻人想下乡的,除非脑袋坏了的。可惜现在是国家的政策,那些自诩团员先锋队的那帮人,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他们应该怎么办呢?现在可是到了那帮自诩先进分子表现的时候了,这可是为了所谓的理想,要付出一生的时间啊。
张大妈叹气说道:“哪有多少人愿意下乡啊?还不是碍于形势,目前动员的效果不理想?大家都处于观望状态。”
少苦诧异的问道:“哦,这个也正常,不过你来找我有什么关系?和李大爷,张大叔有什么关系啊?”
张大妈解释说道:“怎么没有关系,他们的家的孩子都是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当然要找个出路了?呵呵,他们让我过来和你打听打听,问问能不能把他们的孩子安排你的农场,大家都是街坊吗,可以相互照顾?”
去年闹精简城市人口的时候,西门口街坊的很多小伙子都是在少苦的农场工作,不但有粮食补贴,而且还有工资,待遇在南都的单位里面绝对属于前列,过年的福利那绝对没的说,很多人都羡慕啊。
既然要下乡去农场,西门口的街坊当然首选少苦的农场,待遇好是一方面,关键随时可以回来啊,跟着农场送货到食品的大货车,经常可以回到一趟。
少苦对西门口的街坊可是非常照顾的,他们把孩子放在少苦的农场也放心啊。之前那批跟着少苦精简到农场的西门口的小伙子,现在一个一个又回到城市里面了,有工作,有工资,有补贴,至于户口,反正有房子在那里,还担心户口问题吗?就算没有户口,还不是一样在城市里面生活的好好的。
做父母的,谁不想自己的孩子在身边啊?把孩子放在少苦的农场,到时候找找人情,说不定还能把孩子调回南都工作呢,到时候又是妥妥的铁饭碗。
虽然大家都是南都的小市民,可是小算盘打的一个比一个精明,所以很多人都主动找到张大妈,张大妈出面找少苦来说这个事情,凭着张大妈和少苦的关系,这个事情基本成了一半。
少苦苦笑说道:“大妈,你们的算盘打的好没用,据说所知这批知识青年都是安排到国营农场和国营林场的,我的那个农场没有接到上面的指示?”
少苦找了两部卡车,周少成是老大,带着周家的兄弟妹妹一起回家了。三爷听到小安考上大学了,也是一脸的欣喜,周家终于出了一个大学生,虽然是女娃,可是那也是周家的血脉啊。
三爷原来一直指望周少平考个大学回来,现在周少平彻底废了,想在农村安安稳稳的种田都难,东屏公社的人,看到周少安的面子上,不和周少平计较,可是周少平不是省事的,经常给三爷惹点事情,周少安经常帮忙擦屁股呢?
三爷家里的情况最近不错,最近忙着帮孙子找对象呢,可是周少平呢?也算有文化的人,长相也不错,家里的条件更不用说了,可是对象就是找不到,就是农村的非常丑的女孩都不愿意嫁给周少平。
难道周少平只能找地主或者富农家的女儿做老婆吗?那样的话周少平这辈子都难以翻身了,说不定他的后人还有背负着罪名呢。
少苦没有管三爷的家的事情,就是在周家村的老家办了几顿酒,周少成娶了老婆生了儿子,这么多年一直没回来了,按照老一辈的说话,周少成的根在这个村子里面,所以带着儿子回来,也算认祖归宗,请周家本家的长辈和兄弟吃一顿,都是正常。
周少家的生活条件虽不好,可是也依然请了周家的长辈和同族吃一顿,这个是礼貌问题,毕竟血缘关系在哪里少不了,周少家可是周家的子孙,对周家的长辈尊敬点,这可是人品的问题。
周少立和周少业也积极请了一顿,他们现在也算成家立业了,虽然以前和亲爷爷家里闹的不开心,可是周家的这些本家,没有对不起他们,以前都或多或少的帮助过他们这些可怜的孩子。
周家的几个子女衣锦还乡,当然不能受人口舌,反正这些请客吃饭都少苦买单,就是让周家的几个兄弟不要忘记了,我们周家的根还在周家村,城里里面呆的好固然是好事情,万一遇到问题了,周家村还是自己这帮兄弟的退路。
周家村的本家和长辈都周少成他们这次回来非常满意,不管怎么说,周少成他们都是周家的后人,周家老祖宗埋在这里呢。
周少成带着几个兄弟,一家一家拜访了周家的几个长辈,当年几个可怜的要饭的时候,周家的这些长辈,多少都照顾一些他们,这些恩情可不能忘。
周家的本家人要的是周少成他们的一个态度,意思不管走到那里,都不要忘记自己还是周家人。农村的宗族观念还是很强的,周家的人一直都是以团结著称的,所以周家在这片土地上,才能活的自在。
要说这次周少成回来,唯一生气的就算周老头,就是周少成几个兄弟的亲爷爷,看到周少成还在记恨当年的事情,不去给他磕头,气呼呼的想把周少成他们赶出周家,古时候的说哈就是出族,可惜没人响应他。
以后的世道就乱了,少苦虽然混的不错,可是敌人也不少,这能保证自己可以在这个混乱的年代全身而退呢?
就连一号的接班人刘奇同志,都那么不明不白的,窝窝囊囊的死掉了;威震天下的元帅,也是狼狈苟且的活着;多少威猛赫赫的战将,都含恨而终。
山头主义之战,树倒猢狲散,这又能保证自己安全呢,少苦要提前做的打算,自己的这帮兄弟也可以有个退路。
少苦当然不是死忠的人,情况不对,少苦肯定会跑路,可是少苦的亲人怎么办?周家村就是他们的根,如果城市里面坚持不下去,他们最终回到这里也不错,所以少苦这些年也在不停的拉扯周家的那些本家,留的人情在,日后好相见。
第27章,知青
少苦和一帮兄弟在乡下的老家呆了几天,该走的人情都走了,就连王大美的新家,周少成他们几个兄弟都去看了看。
王大美现在过得挺好,她在秦家还能当家做主呢,秦家的几个儿子和儿媳对王大美也挺尊敬的,不尊敬不行啊,秦家的儿子都靠着王开胜混饭吃呢。
秦家心里明白的很,他们之所以可以混的这么好,都是占着王大美的光。再说,王大美和他们几个可没有利益冲突,更不可能为了秦家的财产。天上掉下一个老妈子,任劳任怨帮秦家干活,秦家的老老小小有什么不满意的吗?
秦继友的儿子亲切的喊王大美叫王姨,要不是担心周家的人有意见,估计直接厚着脸皮喊“妈”了。
秦继友的孙子都叫王大美“奶奶”,而且前面还要加上一个“亲”字,王大美对秦家的几个孙子挺好,秦家的条件不好,可是王大美经常去王开胜那里敲诈奶粉回去给秦家孙子喝,王大美对秦家的孙子,比自己的亲孙子都好。所以王大美现在的日子过得比当年在南都还有好。
现在王老太婆带着三个儿子,在甸岗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他们家里现在非常热闹了,老的闹,小的打,天天都闹得不可开交。
王老太婆当然想找王大美的麻烦,可是秦家的人可不是好惹的,根本不买王家三兄弟的账。再说王金龙可是把王家看的死死的,基本不给王老太婆和王家三兄弟有机会跑出甸岗。
周少成和几个兄弟在乡下住了几天就回南都了,少苦刚刚回来小院子,张大妈就火急火燎的跑过来。
少苦看到张大妈急冲冲的样子,打趣的问道:“怎么了?大妈?什么事情这么急?你的动作真够快的,我还没有到家呢,你都赶来了?”
张大妈叹气的说道:“哪里是我动作快啊,我是被李老头催过来的啊?”
少苦奇怪的问道:“李大爷?我刚才看见他了,坐在城门口呢,看到我回来了,飞快的往回跑呢?”
张大妈应声说道:“是啊,人家就在你城门口等着你回来呢,已经等了很多天了,看到你回来了,飞快去拉我过来?”
少苦恍然大悟,刚才还在纳闷呢,怎么李大爷看到少苦跑的那么快,一副做了亏心事的样子,原来一直在守着少苦等着通风报信啊。
少苦好奇的问道:“李大爷怎么了?什么事情那么急啊?”李大爷守着少苦,肯定是有事情找少苦帮忙,少苦这点觉悟还是有的,而且还让张大妈出面,估计还不是一般的小事情。
张大妈叹气的说道:“不光是李大爷,还有老卢家的,老张家的,都找我呢,认为我的面子大,让我过来找你帮忙?”
少苦呵呵笑道:“找你是对的,大妈的面子够大,在哪里都好用,在我这里更是好用?有什么事情啊?”
张大妈和少苦也不客气,直接说道:“今年大学不是精简了很多吗?而且现在工厂也不招工了,可是今年的高中毕业生就没有办法安排了,所以国家又出新政策了,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农村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号召10万知识青年下乡。”
少苦诧异的问道:“有这种事情吗?我还真的没有注意?又是去农村吗?农村还呆的了那么多人吗?”
少苦一直以为知识青年下乡是66开始的事情,那时候有所谓的老三届。真是情况不是那样,其实自从建国之后,国家都一直号召知识青年下乡,而且这些年一直都没有停过。
不过下乡是有说法的,刚开始号召知识青年下乡其实就是知识青年支援边疆,那个是边疆不稳定,需要大批人员去稳定边疆,建设边疆的时候,需要大批知识青年;后来号召知识青年下乡,主要是支援三线企业,也那些为了国防,建设在鸟不拉屎的地方;现在号召知识青年下乡,主要是大学不招生,工厂不招工,不能让年轻的骨干劳动力白吃白喝等死吧,所以安排知识青年下乡,主要是去国营农场或者省级农场;66年开始知识青年那才是真的下乡,很多人都是吃住在老乡家里的,那批下乡的知识青年才是人数最多的,待遇最差的,命运最惨。
张大妈解释说道:“国家号召10万知识青年下乡,苏省号召一万知识青年下乡,我们市里号召两千名知识青年下乡,主要是高中和中专生,现在街道在动员大家报名呢?”
少苦好奇的问道:“动员的效果怎么样?报名的人多不多啊?”
这个年代流行铁饭碗和城市户口,都是农村的人积极想进城,哪有城里年轻人想下乡的,除非脑袋坏了的。可惜现在是国家的政策,那些自诩团员先锋队的那帮人,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他们应该怎么办呢?现在可是到了那帮自诩先进分子表现的时候了,这可是为了所谓的理想,要付出一生的时间啊。
张大妈叹气说道:“哪有多少人愿意下乡啊?还不是碍于形势,目前动员的效果不理想?大家都处于观望状态。”
少苦诧异的问道:“哦,这个也正常,不过你来找我有什么关系?和李大爷,张大叔有什么关系啊?”
张大妈解释说道:“怎么没有关系,他们的家的孩子都是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当然要找个出路了?呵呵,他们让我过来和你打听打听,问问能不能把他们的孩子安排你的农场,大家都是街坊吗,可以相互照顾?”
去年闹精简城市人口的时候,西门口街坊的很多小伙子都是在少苦的农场工作,不但有粮食补贴,而且还有工资,待遇在南都的单位里面绝对属于前列,过年的福利那绝对没的说,很多人都羡慕啊。
既然要下乡去农场,西门口的街坊当然首选少苦的农场,待遇好是一方面,关键随时可以回来啊,跟着农场送货到食品的大货车,经常可以回到一趟。
少苦对西门口的街坊可是非常照顾的,他们把孩子放在少苦的农场也放心啊。之前那批跟着少苦精简到农场的西门口的小伙子,现在一个一个又回到城市里面了,有工作,有工资,有补贴,至于户口,反正有房子在那里,还担心户口问题吗?就算没有户口,还不是一样在城市里面生活的好好的。
做父母的,谁不想自己的孩子在身边啊?把孩子放在少苦的农场,到时候找找人情,说不定还能把孩子调回南都工作呢,到时候又是妥妥的铁饭碗。
虽然大家都是南都的小市民,可是小算盘打的一个比一个精明,所以很多人都主动找到张大妈,张大妈出面找少苦来说这个事情,凭着张大妈和少苦的关系,这个事情基本成了一半。
少苦苦笑说道:“大妈,你们的算盘打的好没用,据说所知这批知识青年都是安排到国营农场和国营林场的,我的那个农场没有接到上面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