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清朝当皇帝 第315节
他拍了拍威廉二世耸动的肩膀,说道:“威廉,事情既然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伤心难过又有什么用呢?作为德意志帝国的皇帝,你已经把这个国家带领到了一个辉煌鼎盛的阶段,你已经完成了你的历史使命实现了你的梦想,没有必要再去考虑那么多事情了。正好可以借助这个机会好好坐下来休息一下,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啊。”
威廉猛的抬起头来,眼睛里闪烁着当初那种咄咄*人的光芒,他紧紧握住关续清的手,说道:“亲爱的妹夫,我不甘心,我绝不会甘心的。德意志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我付出了多少心血,怎么能眼睁睁的看着亲手打造的伟大成果落在别人手里。我们是最好的朋友,我真诚的请求帮助我,帮助我把失去的政权夺回来,我和我的帝国将会永远感激你的。”
关续清心中一动,尽管威廉一再催促着,但他低下头来久久无语,心中在反复的盘算着。
这绝不是一件可以轻易答应下来的事情,要是帮助威廉二世夺取失去的政权,那就意味着帝国必须通过武力来解决这个问题,否则兴登堡以及他手下控制的德国军队绝不会答应的,但关键是值得吗?
威廉二世掌握的德意志政权与兴登堡掌握的政权有区别吗?应该是没有什么区别的。相比之下,威廉是一个非常强势的君主,在他掌控之下的德国是一个政权高度集中的国家,对于这样的国家来说,外国势力想要渗透进去是不可能的。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威廉遭到军队和民众的唾弃,兴登堡刚刚掌握了军事大权,但脚跟还没站稳,还不能算是一个实际统治者,现在的德意志正处于政权更迭的时期,而且兴登堡也率先向自己投来了橄榄枝,如果在这个时候能够拉住兴登堡的话,那么以后帝国的意见将会被兴登堡重视起来,帝国的一举一动也将会左右德国,帝国甚至有可能会在柏林插进去一脚。
但是对于兴登堡其人,以及他对于中国的态度,目前还没有掌握得很具体,很多事情还无法做出最终的判断,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中国没必要为了一个岌岌可危的威廉二世,而贸然得罪现在的德国军事统帅部,也没必要为了威廉二世而对德国发动一场夺权之战。即使那样做有胜利的把握,也必将会耗费帝国巨大的财力物力。
威廉口口声声说和自己是朋友。朋友?在国家利益面前,在政治舞台上,有真正的朋友吗?笑话。
想明白这一点之后,关续清笑着对威廉说:“作为朋友,朕会答应你的一切请求,但是这件事非同小可,我们还是要从长计议的为好啊。”
一句话说出来,威廉就已经明白了中国皇帝的想法了,换作是自己也不会为了一个落魄的皇帝而贸然发动一场战争的,自己也不好继续坚持,最后只好说:“那好吧,我就耐心等待复仇的时机。但是,现在我已经被我的国家和人民所抛弃,政治威信扫地,权力也被他们剥夺,如果我继续呆在柏林的话,早晚有一天我会被人暗杀的!所以我向你请求政治避难,我希望在中国得到政治上的庇护。这个请求不会不同意吧?”威廉用几乎哀求的声音说道。
关续清非常痛快的说:“好!这不是个问题,只要你愿意的话,可以在中国居住到任何时候,在北京为你准备的那所行宫随时欢迎你的入住。”
威廉激动的热泪盈眶,再一次紧紧握住中国皇帝的手:“谢谢,谢谢,我的最真挚的朋友!”
ps:多给点儿鲜花,这个月想要冲榜,给点劲儿吧!
风云再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四百二十九章 德意志的纠结
送走了悲哀的威廉二世之后,关续清久坐无语,他在思考着一个问题,为什么想当年那么强悍的德意志帝国皇帝竟会走到今天这步田地,威廉可不是一个昏庸的君主,在某些方面尤其是他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强硬和野心甚至超过了自己,但结果呢,他在帝国最强盛的时期被自己的臣下阴谋夺权,其中的原因恐怕不是威廉的一时大意和兴登堡的阴险狡诈所能解释的。现在,关续清不由得对这个兴登堡非常感兴趣。
“臣叩见皇上。”冯相华的声音把关续清从沉思当中惊醒过来。
“相华,你来的正好,朕正有事要和你商议。”
“皇上,想必德皇和兴登堡将军已经走了吧。臣忙于接见各国军事要员,来得迟了,还望皇上恕罪。”
关续清摆了摆手,径直问道:“兴登堡这个人你了解多少?”
冯相华一愣,不知道皇上怎么忽然对他感兴趣了,于是说道:“由于同为两国军队指挥者,所以臣对这个人还是比较了解的,皇上怎么会忽然问起他来了?”
关续清没有隐瞒就把刚才发生的事原原本本的告诉了冯相华,冯相华也是一惊:“臣知道兴登堡已经容忍德军最高长官,还曾发电祝贺只是不知道他竟然把德皇的军事权力架空了……”
“所以朕想要对此人作进一步了解,据朕看来此人有一定的智谋,但是要说他有多么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这一点还没看出来,所以朕觉得奇怪,这个人怎么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登上如此显赫的位置呢?”关续清摸着自己的下巴,沉吟着说道。
冯相华眼睛一亮:“皇上,确实如您所言,此人狡诈多端,但是在军事指挥方面还不能算是一个优秀的统帅。”
“哦?那是怎么回事?”
“就因为他有一个杰出的帮手,那个人就是鲁登道夫!”
“朕早就听说过此人,莫非他的指挥才能要胜过兴登堡不成,那为什么他会一直处在兴登堡的下风?”
“皇上容禀,此事还要从世界大战说起……”冯相华开始详细的讲述起兴登堡与鲁登道夫之间的事端。
世界大战爆发时,兴登堡正在波美拉尼亚。他立即返回汉诺威,途经柏林时曾到总参谋部要求任命他统率第五军,但当时第五军军长一职已由皇太子担任,因此未能立即决定他的任命。8月上旬,德国西线捷报频传,但战争进行到马恩河的时候却遭到巨大的困难。总参谋长小毛奇普里特维茨和他的参谋长瓦德西在这次战役中的糟糕表现,而把断然撤换了他们。
鲁登道夫由于他在前期战争中的突出表现而被选择接替瓦德西任第8集团军总参谋长。鲁登道夫野心勃勃,锋芒*人,需要挑选一个善于同他相处的人担任主将,以便他放手去干。这样,便选中了秉性随和而善于处事的兴登堡。
12月23日凌晨,被吹捧为“珠联璧合的一对统帅”第一次在汉诺威车站相见了。鲁登道夫在车上向兴登堡汇报了第八集团军的情况和已发出的一些指示。
兴登堡耐心地听了15分钟,说了一句:“我也没有更好的主意,你看就这么办吧。”就去睡觉了。后来,他曾坦率地讲过,他那时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使我的参谋长的聪明才智、几乎超人的精力和从不懈怠的干劲得到充分的发挥,必要时为他创造条件”。可见,兴登堡的城府有多深!
12月25日下午,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到达第8集团军军部所在地马林堡。在这之前,第8集团军的参谋霍夫曼中校就已拟订好围歼法军齐兹集团军的计划细节并发出相应的指令。这场战斗于23日,即兴登堡和鲁登道夫还在旅途中就已打响。3天后齐兹身陷重围,31日驻守这里的英法联军全军覆没,史称“坦能堡战役”。坦能堡之战两周后,德军又取得了马祖里湖战役的胜利,残留在这里的俄军被逐出东普鲁士并丧失了战略上的主动。然而德军在马恩河流域一带进展得并不顺利,由于德军在第一次马恩河之战中败北,小毛奇被德皇忍痛免职。为了抵消它的影响,报纸在小毛奇被免职的那一天即晚上,以整版的篇幅宣传“坦能堡的胜利者”。兴登堡一夜之间成为赫赫有名的“英明统帅”。全国掀起了“兴登堡热”,柏林率先修建了兴登堡纪念埤,许多街道广场以兴登堡命名,许多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的称号,市场上出现了种种以兴登堡命名的商品。
坦能堡大捷为兴登堡赢得了陆军元帅的军衔,并由他统帅马恩河战役的全部军队。对于这个突然时来运转的“天才统帅”,了解内情的人当然不会买他的帐。自以为军事才能和谋略都非常出色的鲁登道夫就曾愤愤不平地在日记中写道:“真正有能耐的人是否也会碰巧当上元帅?”
在兴登堡调到统帅部之后,鲁登道夫曾以挖苦的口吻对一个到战地来参观的人说:“这儿是战斗前元帅睡觉的地方,这儿是战斗后元帅睡觉的地方,老实说,这儿也是战斗期间元帅睡觉的地方。”这句经典的评语后来在德军中传为笑谈。当然也埋下了兴登堡对鲁登道夫不满的种子。
后来,兴登堡在德军中的威信与日俱增,成为了德军统帅部的最高长官,鲁登道夫担任总参谋长。名义上是兴登堡统率全军,实际上是鲁登道夫代替他指挥,当然,这完全取决于鲁登道夫出色的指挥能力。
随着地位的升高,两人间的矛盾开始加深,兴登堡对于鲁登道夫军事才能越发的妒忌,并且对鲁登道夫时不时表现出的对他的鄙视表示极为愤慨,而鲁登道夫当然不会愿意在一个在军事无能的长官手下卑躬屈膝。
冯相华说道:“其实,兴登堡之所以能够取得坦能堡战役的胜利,主要是由于鲁登道夫的卓越的指挥才能。但由于兴登堡是前线最高指挥官,所以所有光环就自然而然的套在了兴登堡的头上。因此,即使兴登堡现在夺取了德国军权,但由于鲁登道夫的存在,他的势力并不稳固。但是两个人都像是秤杆和秤砣一样,谁也离不开谁。”
“原来如此,依你之见,咱们对于德皇夺权的请求应该怎么看待?”关绪清问道。
“皇上,臣以为虽然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已经有了裂痕,但是德军的实力却在与日俱增,我们犯不上为了一个避难的威廉二世而向德国用兵啊。”
“好,朕也有此意。为今之计还是静观其变的好。”
“皇上圣明。”
君臣二人正谈着的时候,外交部长伍廷芳走了进来,一进门就说:“皇上,臣正有一件大事要向您启奏。”
“什么事?说吧。”
“臣刚刚接到消息,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去世了。”
“啊?”关绪清当即就变了颜色,“这个消息确切吗?”
“千真万确。”
冯相华高兴的说:“皇上,维多利亚是英国人心目中的神,如今她一去世,英国的国力必然会大幅下挫,这对咱们来说可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啊。”
关绪清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但他的目光中却在不经意间闪过一道炽热的光芒!
一天之前的清晨,在英伦美丽的怀特岛上,81岁的维多利亚女王立在行宫的巨大玻璃窗前,眺望着远处湛蓝的海水,回想起自己激荡澎湃的一生,遐思万千。这是位于英国南部的一片美丽幽静的岛屿,靠近英吉利海峡的北岸,与大不列颠岛隔索伦特海峡呈菱形分布,在这里她可以忘掉时间的任何烦恼,尽情的投入到对深爱的亡夫阿尔伯特亲王的深深思念之中。
年近18岁的维多利亚就继承了大英帝国王位,从此开启了英国一个崭新的时代。也就是在这一年,她与与她的表兄阿尔伯特结婚,一生育有九个孩子。两人从婚后就感情弥坚,但1861年,阿尔伯特亲王在女王中年时代去世,这时正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维多利亚女王正受到英国人的普遍敬重,也在内阁大臣们当中树立起了绝对的威信。然而,丈夫的去世让维多利亚郁郁寡欢,她曾长时间离开伦敦隐居,即使公开露面,也不戴王冠,而总是一种寡居的打扮。由于维多利亚长期隐居,导致首相无法事事请示女王,因此首相的权力渐渐增大,促使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更趋完善。
维多利亚女王经历长时间的离群索居后,她重新活跃起来,1897年举国庆祝女王登基60年的盛大庆典使得女王和王室的威望大大提高。
威廉猛的抬起头来,眼睛里闪烁着当初那种咄咄*人的光芒,他紧紧握住关续清的手,说道:“亲爱的妹夫,我不甘心,我绝不会甘心的。德意志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我付出了多少心血,怎么能眼睁睁的看着亲手打造的伟大成果落在别人手里。我们是最好的朋友,我真诚的请求帮助我,帮助我把失去的政权夺回来,我和我的帝国将会永远感激你的。”
关续清心中一动,尽管威廉一再催促着,但他低下头来久久无语,心中在反复的盘算着。
这绝不是一件可以轻易答应下来的事情,要是帮助威廉二世夺取失去的政权,那就意味着帝国必须通过武力来解决这个问题,否则兴登堡以及他手下控制的德国军队绝不会答应的,但关键是值得吗?
威廉二世掌握的德意志政权与兴登堡掌握的政权有区别吗?应该是没有什么区别的。相比之下,威廉是一个非常强势的君主,在他掌控之下的德国是一个政权高度集中的国家,对于这样的国家来说,外国势力想要渗透进去是不可能的。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威廉遭到军队和民众的唾弃,兴登堡刚刚掌握了军事大权,但脚跟还没站稳,还不能算是一个实际统治者,现在的德意志正处于政权更迭的时期,而且兴登堡也率先向自己投来了橄榄枝,如果在这个时候能够拉住兴登堡的话,那么以后帝国的意见将会被兴登堡重视起来,帝国的一举一动也将会左右德国,帝国甚至有可能会在柏林插进去一脚。
但是对于兴登堡其人,以及他对于中国的态度,目前还没有掌握得很具体,很多事情还无法做出最终的判断,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中国没必要为了一个岌岌可危的威廉二世,而贸然得罪现在的德国军事统帅部,也没必要为了威廉二世而对德国发动一场夺权之战。即使那样做有胜利的把握,也必将会耗费帝国巨大的财力物力。
威廉口口声声说和自己是朋友。朋友?在国家利益面前,在政治舞台上,有真正的朋友吗?笑话。
想明白这一点之后,关续清笑着对威廉说:“作为朋友,朕会答应你的一切请求,但是这件事非同小可,我们还是要从长计议的为好啊。”
一句话说出来,威廉就已经明白了中国皇帝的想法了,换作是自己也不会为了一个落魄的皇帝而贸然发动一场战争的,自己也不好继续坚持,最后只好说:“那好吧,我就耐心等待复仇的时机。但是,现在我已经被我的国家和人民所抛弃,政治威信扫地,权力也被他们剥夺,如果我继续呆在柏林的话,早晚有一天我会被人暗杀的!所以我向你请求政治避难,我希望在中国得到政治上的庇护。这个请求不会不同意吧?”威廉用几乎哀求的声音说道。
关续清非常痛快的说:“好!这不是个问题,只要你愿意的话,可以在中国居住到任何时候,在北京为你准备的那所行宫随时欢迎你的入住。”
威廉激动的热泪盈眶,再一次紧紧握住中国皇帝的手:“谢谢,谢谢,我的最真挚的朋友!”
ps:多给点儿鲜花,这个月想要冲榜,给点劲儿吧!
风云再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四百二十九章 德意志的纠结
送走了悲哀的威廉二世之后,关续清久坐无语,他在思考着一个问题,为什么想当年那么强悍的德意志帝国皇帝竟会走到今天这步田地,威廉可不是一个昏庸的君主,在某些方面尤其是他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强硬和野心甚至超过了自己,但结果呢,他在帝国最强盛的时期被自己的臣下阴谋夺权,其中的原因恐怕不是威廉的一时大意和兴登堡的阴险狡诈所能解释的。现在,关续清不由得对这个兴登堡非常感兴趣。
“臣叩见皇上。”冯相华的声音把关续清从沉思当中惊醒过来。
“相华,你来的正好,朕正有事要和你商议。”
“皇上,想必德皇和兴登堡将军已经走了吧。臣忙于接见各国军事要员,来得迟了,还望皇上恕罪。”
关续清摆了摆手,径直问道:“兴登堡这个人你了解多少?”
冯相华一愣,不知道皇上怎么忽然对他感兴趣了,于是说道:“由于同为两国军队指挥者,所以臣对这个人还是比较了解的,皇上怎么会忽然问起他来了?”
关续清没有隐瞒就把刚才发生的事原原本本的告诉了冯相华,冯相华也是一惊:“臣知道兴登堡已经容忍德军最高长官,还曾发电祝贺只是不知道他竟然把德皇的军事权力架空了……”
“所以朕想要对此人作进一步了解,据朕看来此人有一定的智谋,但是要说他有多么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这一点还没看出来,所以朕觉得奇怪,这个人怎么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登上如此显赫的位置呢?”关续清摸着自己的下巴,沉吟着说道。
冯相华眼睛一亮:“皇上,确实如您所言,此人狡诈多端,但是在军事指挥方面还不能算是一个优秀的统帅。”
“哦?那是怎么回事?”
“就因为他有一个杰出的帮手,那个人就是鲁登道夫!”
“朕早就听说过此人,莫非他的指挥才能要胜过兴登堡不成,那为什么他会一直处在兴登堡的下风?”
“皇上容禀,此事还要从世界大战说起……”冯相华开始详细的讲述起兴登堡与鲁登道夫之间的事端。
世界大战爆发时,兴登堡正在波美拉尼亚。他立即返回汉诺威,途经柏林时曾到总参谋部要求任命他统率第五军,但当时第五军军长一职已由皇太子担任,因此未能立即决定他的任命。8月上旬,德国西线捷报频传,但战争进行到马恩河的时候却遭到巨大的困难。总参谋长小毛奇普里特维茨和他的参谋长瓦德西在这次战役中的糟糕表现,而把断然撤换了他们。
鲁登道夫由于他在前期战争中的突出表现而被选择接替瓦德西任第8集团军总参谋长。鲁登道夫野心勃勃,锋芒*人,需要挑选一个善于同他相处的人担任主将,以便他放手去干。这样,便选中了秉性随和而善于处事的兴登堡。
12月23日凌晨,被吹捧为“珠联璧合的一对统帅”第一次在汉诺威车站相见了。鲁登道夫在车上向兴登堡汇报了第八集团军的情况和已发出的一些指示。
兴登堡耐心地听了15分钟,说了一句:“我也没有更好的主意,你看就这么办吧。”就去睡觉了。后来,他曾坦率地讲过,他那时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使我的参谋长的聪明才智、几乎超人的精力和从不懈怠的干劲得到充分的发挥,必要时为他创造条件”。可见,兴登堡的城府有多深!
12月25日下午,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到达第8集团军军部所在地马林堡。在这之前,第8集团军的参谋霍夫曼中校就已拟订好围歼法军齐兹集团军的计划细节并发出相应的指令。这场战斗于23日,即兴登堡和鲁登道夫还在旅途中就已打响。3天后齐兹身陷重围,31日驻守这里的英法联军全军覆没,史称“坦能堡战役”。坦能堡之战两周后,德军又取得了马祖里湖战役的胜利,残留在这里的俄军被逐出东普鲁士并丧失了战略上的主动。然而德军在马恩河流域一带进展得并不顺利,由于德军在第一次马恩河之战中败北,小毛奇被德皇忍痛免职。为了抵消它的影响,报纸在小毛奇被免职的那一天即晚上,以整版的篇幅宣传“坦能堡的胜利者”。兴登堡一夜之间成为赫赫有名的“英明统帅”。全国掀起了“兴登堡热”,柏林率先修建了兴登堡纪念埤,许多街道广场以兴登堡命名,许多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的称号,市场上出现了种种以兴登堡命名的商品。
坦能堡大捷为兴登堡赢得了陆军元帅的军衔,并由他统帅马恩河战役的全部军队。对于这个突然时来运转的“天才统帅”,了解内情的人当然不会买他的帐。自以为军事才能和谋略都非常出色的鲁登道夫就曾愤愤不平地在日记中写道:“真正有能耐的人是否也会碰巧当上元帅?”
在兴登堡调到统帅部之后,鲁登道夫曾以挖苦的口吻对一个到战地来参观的人说:“这儿是战斗前元帅睡觉的地方,这儿是战斗后元帅睡觉的地方,老实说,这儿也是战斗期间元帅睡觉的地方。”这句经典的评语后来在德军中传为笑谈。当然也埋下了兴登堡对鲁登道夫不满的种子。
后来,兴登堡在德军中的威信与日俱增,成为了德军统帅部的最高长官,鲁登道夫担任总参谋长。名义上是兴登堡统率全军,实际上是鲁登道夫代替他指挥,当然,这完全取决于鲁登道夫出色的指挥能力。
随着地位的升高,两人间的矛盾开始加深,兴登堡对于鲁登道夫军事才能越发的妒忌,并且对鲁登道夫时不时表现出的对他的鄙视表示极为愤慨,而鲁登道夫当然不会愿意在一个在军事无能的长官手下卑躬屈膝。
冯相华说道:“其实,兴登堡之所以能够取得坦能堡战役的胜利,主要是由于鲁登道夫的卓越的指挥才能。但由于兴登堡是前线最高指挥官,所以所有光环就自然而然的套在了兴登堡的头上。因此,即使兴登堡现在夺取了德国军权,但由于鲁登道夫的存在,他的势力并不稳固。但是两个人都像是秤杆和秤砣一样,谁也离不开谁。”
“原来如此,依你之见,咱们对于德皇夺权的请求应该怎么看待?”关绪清问道。
“皇上,臣以为虽然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已经有了裂痕,但是德军的实力却在与日俱增,我们犯不上为了一个避难的威廉二世而向德国用兵啊。”
“好,朕也有此意。为今之计还是静观其变的好。”
“皇上圣明。”
君臣二人正谈着的时候,外交部长伍廷芳走了进来,一进门就说:“皇上,臣正有一件大事要向您启奏。”
“什么事?说吧。”
“臣刚刚接到消息,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去世了。”
“啊?”关绪清当即就变了颜色,“这个消息确切吗?”
“千真万确。”
冯相华高兴的说:“皇上,维多利亚是英国人心目中的神,如今她一去世,英国的国力必然会大幅下挫,这对咱们来说可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啊。”
关绪清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但他的目光中却在不经意间闪过一道炽热的光芒!
一天之前的清晨,在英伦美丽的怀特岛上,81岁的维多利亚女王立在行宫的巨大玻璃窗前,眺望着远处湛蓝的海水,回想起自己激荡澎湃的一生,遐思万千。这是位于英国南部的一片美丽幽静的岛屿,靠近英吉利海峡的北岸,与大不列颠岛隔索伦特海峡呈菱形分布,在这里她可以忘掉时间的任何烦恼,尽情的投入到对深爱的亡夫阿尔伯特亲王的深深思念之中。
年近18岁的维多利亚就继承了大英帝国王位,从此开启了英国一个崭新的时代。也就是在这一年,她与与她的表兄阿尔伯特结婚,一生育有九个孩子。两人从婚后就感情弥坚,但1861年,阿尔伯特亲王在女王中年时代去世,这时正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维多利亚女王正受到英国人的普遍敬重,也在内阁大臣们当中树立起了绝对的威信。然而,丈夫的去世让维多利亚郁郁寡欢,她曾长时间离开伦敦隐居,即使公开露面,也不戴王冠,而总是一种寡居的打扮。由于维多利亚长期隐居,导致首相无法事事请示女王,因此首相的权力渐渐增大,促使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更趋完善。
维多利亚女王经历长时间的离群索居后,她重新活跃起来,1897年举国庆祝女王登基60年的盛大庆典使得女王和王室的威望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