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清朝当皇帝 第242节
邵礼卓恍然点了点头:“你是谁?”
“不用管我是谁,我是奉命前来营救你的。”
“那其他的人呢?”邵礼卓关切地问道。
“就我一个人。”说着话,尖刀一枪打断了锁在铁架上的手铐。
邵礼卓抚了抚僵木的手腕,惊异的问道:“就你一个人?”
“不错。”。尖刀很干脆的四答。
邵礼卓半晌无语,心里始终想不明白,对面这名中国军人到底是什么来历?他一个人是怎么闯进这座重营的?
愕然之间,只听门外远处响起了密如爆豆一般的枪声以及法国人惊诧的喊叫声,那声音正越来越响,越来越近。邵礼卓耸然变色,看了看尖刀:“怎么办?”
尖刀把门开了一道缝隙向外张去,只见不远处从东西两个方向涌来了数百个法国军兵,而且越聚越多,他们一边向这边指着吵嚷着,一边对着天空不住放枪,与此同时,人群渐渐分散开来,形成雁翅形的包围形状,一旦对这间木屋形成了包围,就很难脱身了。只不过他们可能是顾及木屋里皮尔诺将军的生命安全,没敢冒然向木屋开枪。
怎么办?此时已成死势,要是带着邵礼卓从正门冲出去,敌人一顿乱枪射过来,必然当场丧命。要是继续躲在木屋里,等敌人的包围一旦形成,就是插翅也难飞。
邵礼卓嘴唇青紫,悚然看着尖刀,尖刀紧紧咬着牙关,回过头来,目光犀利如鹰……
雄锋飞扬: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三百三十四章 最高荣誉(上)
齐兹的冰冷雨夜中一场赤杀即将上演。与此同时,位于北京大兴县的中华科学院1号礼堂里,正在进行着一次帝国科技界最高荣誉的颁奖仪式。这是经关续清亲自授权举办的帝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科技奖颁奖仪式,今天关续清也兴致勃勃的来到颁奖现场,他要颁发的奖项是象征帝国上年度最高科技成就的最高科技奖,这一次的奖项将颁发给开启帝国乃至世界航空梦想的牛人,莱特兄弟。奖金是史无前例的200万元!
国家最高科技奖,是帝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但要摘取这项桂冠,需经过重重筛选。在关绪清的首倡下,新上任的科技部部长,被誉为帝国科技的总设计师的康光仁带领着新班子的一干人员,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钻研,最终向关绪清交出了帝国最高科技奖的诞生“流程表”。
第一步,省市级地方政府推荐人选。
第二步,帝国科学院院士、专家对推荐人选进行评价、打分。
第三步,帝国最高科技奖评审委员会进行评选。
第四步,国家科技奖常务委员会进行审定。
第五步,帝国科技部进行核准。
第六步,帝国内阁大臣进行讨论核准。
第七部,帝国皇帝陛下朱批奖励诏书,签发奖金。
帝国科技奖常务委员会负责对该奖项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负责评审工作并向常务委员会提出评审建议。常务委员会首辅大臣由科技部部长康光仁担任,科技、教育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和著名科学家及有关专家15至20人担任为委员,以保障评选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组成人员人选,由科技部提出,报内阁和皇上批准。为确保最高科技奖的公正,评审委员会实施的是记名投票方式,每一位评审委员都必须对自己的一票负责。到会委员必须有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才算有效。
当今世界上最公正、最严密的评选机制从此诞生在中国,在未来的二十年里,这一机制对欧美各国的政体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一个体系完备的评选机制,各部门分工明确,流程清晰明朗。没有人会怀疑在这个体制下产生的获奖者的真实性以及公正性。莱特兄弟的获奖是众望所归的事情,他们的成就几乎俘获了全体评审委员的心,最终的投票率竟然超过了百分之90,这一结果令关绪清都为他们感到骄傲。
第一个颁发的重要奖项是帝国自然科学成果奖,获奖者是约翰霍兰,特别表彰他为帝国海防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约翰霍兰被誉为“现代潜艇之父”,1841年出生在爱尔兰。家境贫寒的他进入一所学校学英语,三年后又进入一所中等学校读书。这时,霍兰的父亲不幸病故,他只得结束学业,去到一所学校担任理科教员。在从事教学工作过程中,霍兰对在当时尚属于新鲜事物的潜艇产生了兴趣,并开始了设计工作。1873年,霍兰辞去了教师工作,带着他设计的一些潜艇图纸到了美国。1875年的一天,霍兰将他建造新型潜艇的计划送交给美国海军,用以抗击英军。但是,美国海军对于三年前发生的由“智慧鲸”号潜艇所带来的灾难记忆犹新,断然拒绝了霍兰的计划。有人甚至说“谁也不会坐这玩意儿到海底去送死。”
但是,倔犟的霍兰没有在挫折面前退却。他带着自己海底王国的梦想应邀来到中国,并得到帝国皇帝以下所有中国人的尊敬和支持。经过3年的努力,霍兰终于在1894年将他的第一艘现代潜艇霍兰6号送下了水,这艘潜艇全长约15米,装有33千瓦汽油发动机和以蓄电池为动力的电动机,采用双推进系统,在水面航行时,以汽油发动机为动力,航速可达每小时7海里,续航力达到了1000海里,在水下潜航时,则以电动机为动力,航速可达每小时5海里,续航力为50海里。武器为一具艇艏鱼雷发射管(有3枚鱼雷)和两门火炮,一门炮口向前,一门炮口向后,火炮的瞄准要靠*纵潜艇自身去对准目标。该艇能在水下发射鱼雷,水上航行平稳,下潜迅速,机动灵活。霍兰6号在潜艇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被公认为“现代潜艇的鼻祖”。
第二个颁发的重要奖项是帝国科技发明奖,这个奖项毫无争议的颁发给自动武器之父马克沁。
马克沁,全名为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发明了超级陆战杀人武器马克沁机枪,被誉为自动武器之父,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机械学天才之一。
他于1840年2月5日出生在美国缅因州一个普通而贫寒的家庭。与绝大多数自学成才的人一样,马克沁也没有足够的钱去接受更好的教育,完全靠自己的勤奋努力。14岁那年,他进了一个马车作坊当学徒,当时他制造了一艘小木船和一架马拉锄耙机。那时候,他基本上每天工作16小时,这种早期艰苦的学徒生活不仅磨练了马克沁的意志,也使他学会了许多技巧,对他日后的发展非常有益。在生产锄耙机几个月后,他便和哥哥一道进行了一段短期的旅行和狩猎,这不仅锻炼了他的身体,而且使他对武器的结构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他今后从事武器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后来在欧洲几经辗转之后,马克沁来到中国,经过无数次试验与改进,一种长6.4米、装弹333发的大弹链研制成功了。马克沁设计的供弹机构可拉动弹链自动通过进弹口,这挺试验型机枪配备了一个外部射速控制器和一个射击装置。
自第一挺马克沁机枪问世以后,出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马克沁机枪,大的是需要两个人抬着行军的重机枪,小的有一只手就能拎起来的轻型机枪。1893式马克沁机枪是世界上第一挺以火药燃气为能源完成自动循环的自动武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冷式机枪。这挺机枪的问世,是世界武器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正因为有了马克沁卓越的武器研制能力,才使得帝国陆战实力得到空前提升。他是一名优秀的武器设计师,他设计发明的马克沁机枪开创了世界自动武器发展的新纪元。
ps:关于出兵欧洲问题,我是这么考虑的,关绪清曾一再说到中国在崛起的道路上需要朋友,对于德皇的请求他无法再拒绝,更重要的是中国出兵是一次谋取利益的行为,一要展示中国的先进武器,进一步打开欧洲军火市场(战争和军火生意是不存在任何冲突的),二是正好借助这个机会把军事势力渗透到欧洲大陆,将来战争结束后,关绪清是不会轻易把兵从欧洲撤回来的,他要在那里建立军事基地,三是助长把欧洲进一步推向战争的深渊,反正战场又不是在中国,打得越激烈越好,只有彻底把欧洲摧毁了,将来才能更好的重建。不知不觉,把后面的情节说出来了,呵呵。
雄锋飞扬: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三百三十五章 最高荣誉(下)
“只有鹦鹉才喋喋不休,但它永远也飞不高。”——莱特兄弟颁奖盛典隆重而庄严,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下,关绪清缓步走上颁奖台,他将颁发今天庆典活动中最重要的奖项,帝国最高科学技术奖。他亲自把两枚刻有他头像的金质奖章以及象征着200元资金的银行存单交给了莱特兄弟,并鼓励他们要继续为帝国的航天事业奋斗。莱特兄弟感激涕零,放下了科学巨匠的清高,跪下来接受皇上的奖章和奖金。
科技部部长康光仁当场宣读了莱特兄弟的简历以及卓越成就。
“像鸟儿一样在天空飞翔,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人们付出了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甚至许多先驱者生命的代价。终于在1896年5月,莱特兄弟实现了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人类的飞行时代从此拉开了帷幕。”
威尔伯?莱特生于1867年4月16日,他的弟弟奥维尔?莱特生于1871年8月19日,他们从小就对机械装配和飞行怀有浓厚的兴趣,从事自行车修理和制造行业。莱特兄弟原以修理自行车为生,兄弟俩一直渴望能够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飞行器。
后来他们带着伟大的梦想和巨大的挫折来到中国,帝国皇帝给了他们施展自己抱负的各种条件,通过多次研究和实验,他们很快得出一个结论:要解决飞机*纵这个悬而未决的关键问题,必须装上某种能使空气动力学发挥作用的机械装置。在反复进行滑翔试验中,莱特兄弟发现气压中心侧转的现象——弯曲的翼面气压中心并不总是像平翼面承受的气压中心一样往一个方向移动。这一重大发现与许多科技书籍的论点相违背,科学家们已经获得的关于大气对机翼压力的数据竟然有许多是不正确的!莱特兄弟于是在1895年下半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能对模型机翼进行准确试验的风洞,用两个多月时间使用风洞进行了200多次各种类型翼面试验,取得了一整套科学数据,这些科学的数据最终成为飞机诞生的基石。
他们按照这一想法,在西北罗布泊上空对载人滑翔机进行了几年的艰苦试验,最终在1896年5月14日,他们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人类历史上第一架载人飞机空军1号诞生了。
至此,整个颁奖庆典活动进入*。
接下来,关续清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朕首先向三位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表示祝贺。过去的一年,在世界性战争的阴影下,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帝国依然保持经济的强势增长,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应对此次危机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加强科技支撑作为振兴经济、军事事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推动技术改造,加快实施重大科技项目,超前部署、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措施对遏制经济下滑势头、培育新兴产业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场重大危机,无论对于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来说都是,战胜危机、实现经济复苏要靠科技的力量。科技创新不仅是应对这场危机的强大武器,也是帝国持久繁荣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始终紧密跟踪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着力突破带动技术革命、促进产业振兴的前沿科学问题,突破增强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高技术问题;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队伍,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推动帝国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他停顿了一下接着说:“今天获奖的这三位科学家都为帝国乃至世界科技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朕和帝国人民将会永远铭记。这次科学技术奖的设立,标志着帝国发展尖端科技,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团队的决心,朕非常有信心的说,在未来的三年内,世界科技革命的重心必将由英国转向中国!”
关续清这番话博得了台下与会官员和中外记者的热烈掌声。他款步走下中央颁奖台,在安全局特工的秘密保护下坐在观礼台前排。下面则是科技部部长康广仁就世界科技发展局势以及帝国科技发展情况作详细报告。
关续清一边听着康广仁的科技工作报告,一边想着心事,无意间看到前排边缘上坐着的一个年轻人,耷拉着脑袋,一副神不守舍的样子。
关续清笑着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把那个年轻人给朕叫过来,朕要问话。”
时间不大,那个人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皇上面前,他深深鞠了一躬,表情恭谨而又有些紧张,两只手抓着自己的衣角不停的颤抖着。
“坐吧。”关续清指着自己身边的空座对年轻人说道。
年轻人先是一愣,对皇上的话简直难以置信,自己竟然和大皇帝陛下坐在一起,这种殊荣甚至连刚才的三位获奖者都没有享受过。
“坐吧。”关续清微笑着又说了一遍,年轻人这才迟疑着坐在皇帝身边,但神情和举止显得更加紧张了。
“你好像对于这次颁奖典礼并没有特别在意。朕想知道你对这次的获奖者有什么看法?”关续清问道。
“不用管我是谁,我是奉命前来营救你的。”
“那其他的人呢?”邵礼卓关切地问道。
“就我一个人。”说着话,尖刀一枪打断了锁在铁架上的手铐。
邵礼卓抚了抚僵木的手腕,惊异的问道:“就你一个人?”
“不错。”。尖刀很干脆的四答。
邵礼卓半晌无语,心里始终想不明白,对面这名中国军人到底是什么来历?他一个人是怎么闯进这座重营的?
愕然之间,只听门外远处响起了密如爆豆一般的枪声以及法国人惊诧的喊叫声,那声音正越来越响,越来越近。邵礼卓耸然变色,看了看尖刀:“怎么办?”
尖刀把门开了一道缝隙向外张去,只见不远处从东西两个方向涌来了数百个法国军兵,而且越聚越多,他们一边向这边指着吵嚷着,一边对着天空不住放枪,与此同时,人群渐渐分散开来,形成雁翅形的包围形状,一旦对这间木屋形成了包围,就很难脱身了。只不过他们可能是顾及木屋里皮尔诺将军的生命安全,没敢冒然向木屋开枪。
怎么办?此时已成死势,要是带着邵礼卓从正门冲出去,敌人一顿乱枪射过来,必然当场丧命。要是继续躲在木屋里,等敌人的包围一旦形成,就是插翅也难飞。
邵礼卓嘴唇青紫,悚然看着尖刀,尖刀紧紧咬着牙关,回过头来,目光犀利如鹰……
雄锋飞扬: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三百三十四章 最高荣誉(上)
齐兹的冰冷雨夜中一场赤杀即将上演。与此同时,位于北京大兴县的中华科学院1号礼堂里,正在进行着一次帝国科技界最高荣誉的颁奖仪式。这是经关续清亲自授权举办的帝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科技奖颁奖仪式,今天关续清也兴致勃勃的来到颁奖现场,他要颁发的奖项是象征帝国上年度最高科技成就的最高科技奖,这一次的奖项将颁发给开启帝国乃至世界航空梦想的牛人,莱特兄弟。奖金是史无前例的200万元!
国家最高科技奖,是帝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但要摘取这项桂冠,需经过重重筛选。在关绪清的首倡下,新上任的科技部部长,被誉为帝国科技的总设计师的康光仁带领着新班子的一干人员,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钻研,最终向关绪清交出了帝国最高科技奖的诞生“流程表”。
第一步,省市级地方政府推荐人选。
第二步,帝国科学院院士、专家对推荐人选进行评价、打分。
第三步,帝国最高科技奖评审委员会进行评选。
第四步,国家科技奖常务委员会进行审定。
第五步,帝国科技部进行核准。
第六步,帝国内阁大臣进行讨论核准。
第七部,帝国皇帝陛下朱批奖励诏书,签发奖金。
帝国科技奖常务委员会负责对该奖项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负责评审工作并向常务委员会提出评审建议。常务委员会首辅大臣由科技部部长康光仁担任,科技、教育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和著名科学家及有关专家15至20人担任为委员,以保障评选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组成人员人选,由科技部提出,报内阁和皇上批准。为确保最高科技奖的公正,评审委员会实施的是记名投票方式,每一位评审委员都必须对自己的一票负责。到会委员必须有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才算有效。
当今世界上最公正、最严密的评选机制从此诞生在中国,在未来的二十年里,这一机制对欧美各国的政体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一个体系完备的评选机制,各部门分工明确,流程清晰明朗。没有人会怀疑在这个体制下产生的获奖者的真实性以及公正性。莱特兄弟的获奖是众望所归的事情,他们的成就几乎俘获了全体评审委员的心,最终的投票率竟然超过了百分之90,这一结果令关绪清都为他们感到骄傲。
第一个颁发的重要奖项是帝国自然科学成果奖,获奖者是约翰霍兰,特别表彰他为帝国海防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约翰霍兰被誉为“现代潜艇之父”,1841年出生在爱尔兰。家境贫寒的他进入一所学校学英语,三年后又进入一所中等学校读书。这时,霍兰的父亲不幸病故,他只得结束学业,去到一所学校担任理科教员。在从事教学工作过程中,霍兰对在当时尚属于新鲜事物的潜艇产生了兴趣,并开始了设计工作。1873年,霍兰辞去了教师工作,带着他设计的一些潜艇图纸到了美国。1875年的一天,霍兰将他建造新型潜艇的计划送交给美国海军,用以抗击英军。但是,美国海军对于三年前发生的由“智慧鲸”号潜艇所带来的灾难记忆犹新,断然拒绝了霍兰的计划。有人甚至说“谁也不会坐这玩意儿到海底去送死。”
但是,倔犟的霍兰没有在挫折面前退却。他带着自己海底王国的梦想应邀来到中国,并得到帝国皇帝以下所有中国人的尊敬和支持。经过3年的努力,霍兰终于在1894年将他的第一艘现代潜艇霍兰6号送下了水,这艘潜艇全长约15米,装有33千瓦汽油发动机和以蓄电池为动力的电动机,采用双推进系统,在水面航行时,以汽油发动机为动力,航速可达每小时7海里,续航力达到了1000海里,在水下潜航时,则以电动机为动力,航速可达每小时5海里,续航力为50海里。武器为一具艇艏鱼雷发射管(有3枚鱼雷)和两门火炮,一门炮口向前,一门炮口向后,火炮的瞄准要靠*纵潜艇自身去对准目标。该艇能在水下发射鱼雷,水上航行平稳,下潜迅速,机动灵活。霍兰6号在潜艇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被公认为“现代潜艇的鼻祖”。
第二个颁发的重要奖项是帝国科技发明奖,这个奖项毫无争议的颁发给自动武器之父马克沁。
马克沁,全名为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发明了超级陆战杀人武器马克沁机枪,被誉为自动武器之父,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机械学天才之一。
他于1840年2月5日出生在美国缅因州一个普通而贫寒的家庭。与绝大多数自学成才的人一样,马克沁也没有足够的钱去接受更好的教育,完全靠自己的勤奋努力。14岁那年,他进了一个马车作坊当学徒,当时他制造了一艘小木船和一架马拉锄耙机。那时候,他基本上每天工作16小时,这种早期艰苦的学徒生活不仅磨练了马克沁的意志,也使他学会了许多技巧,对他日后的发展非常有益。在生产锄耙机几个月后,他便和哥哥一道进行了一段短期的旅行和狩猎,这不仅锻炼了他的身体,而且使他对武器的结构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他今后从事武器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后来在欧洲几经辗转之后,马克沁来到中国,经过无数次试验与改进,一种长6.4米、装弹333发的大弹链研制成功了。马克沁设计的供弹机构可拉动弹链自动通过进弹口,这挺试验型机枪配备了一个外部射速控制器和一个射击装置。
自第一挺马克沁机枪问世以后,出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马克沁机枪,大的是需要两个人抬着行军的重机枪,小的有一只手就能拎起来的轻型机枪。1893式马克沁机枪是世界上第一挺以火药燃气为能源完成自动循环的自动武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冷式机枪。这挺机枪的问世,是世界武器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正因为有了马克沁卓越的武器研制能力,才使得帝国陆战实力得到空前提升。他是一名优秀的武器设计师,他设计发明的马克沁机枪开创了世界自动武器发展的新纪元。
ps:关于出兵欧洲问题,我是这么考虑的,关绪清曾一再说到中国在崛起的道路上需要朋友,对于德皇的请求他无法再拒绝,更重要的是中国出兵是一次谋取利益的行为,一要展示中国的先进武器,进一步打开欧洲军火市场(战争和军火生意是不存在任何冲突的),二是正好借助这个机会把军事势力渗透到欧洲大陆,将来战争结束后,关绪清是不会轻易把兵从欧洲撤回来的,他要在那里建立军事基地,三是助长把欧洲进一步推向战争的深渊,反正战场又不是在中国,打得越激烈越好,只有彻底把欧洲摧毁了,将来才能更好的重建。不知不觉,把后面的情节说出来了,呵呵。
雄锋飞扬: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三百三十五章 最高荣誉(下)
“只有鹦鹉才喋喋不休,但它永远也飞不高。”——莱特兄弟颁奖盛典隆重而庄严,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下,关绪清缓步走上颁奖台,他将颁发今天庆典活动中最重要的奖项,帝国最高科学技术奖。他亲自把两枚刻有他头像的金质奖章以及象征着200元资金的银行存单交给了莱特兄弟,并鼓励他们要继续为帝国的航天事业奋斗。莱特兄弟感激涕零,放下了科学巨匠的清高,跪下来接受皇上的奖章和奖金。
科技部部长康光仁当场宣读了莱特兄弟的简历以及卓越成就。
“像鸟儿一样在天空飞翔,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人们付出了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甚至许多先驱者生命的代价。终于在1896年5月,莱特兄弟实现了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人类的飞行时代从此拉开了帷幕。”
威尔伯?莱特生于1867年4月16日,他的弟弟奥维尔?莱特生于1871年8月19日,他们从小就对机械装配和飞行怀有浓厚的兴趣,从事自行车修理和制造行业。莱特兄弟原以修理自行车为生,兄弟俩一直渴望能够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飞行器。
后来他们带着伟大的梦想和巨大的挫折来到中国,帝国皇帝给了他们施展自己抱负的各种条件,通过多次研究和实验,他们很快得出一个结论:要解决飞机*纵这个悬而未决的关键问题,必须装上某种能使空气动力学发挥作用的机械装置。在反复进行滑翔试验中,莱特兄弟发现气压中心侧转的现象——弯曲的翼面气压中心并不总是像平翼面承受的气压中心一样往一个方向移动。这一重大发现与许多科技书籍的论点相违背,科学家们已经获得的关于大气对机翼压力的数据竟然有许多是不正确的!莱特兄弟于是在1895年下半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能对模型机翼进行准确试验的风洞,用两个多月时间使用风洞进行了200多次各种类型翼面试验,取得了一整套科学数据,这些科学的数据最终成为飞机诞生的基石。
他们按照这一想法,在西北罗布泊上空对载人滑翔机进行了几年的艰苦试验,最终在1896年5月14日,他们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人类历史上第一架载人飞机空军1号诞生了。
至此,整个颁奖庆典活动进入*。
接下来,关续清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朕首先向三位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表示祝贺。过去的一年,在世界性战争的阴影下,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帝国依然保持经济的强势增长,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应对此次危机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加强科技支撑作为振兴经济、军事事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推动技术改造,加快实施重大科技项目,超前部署、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措施对遏制经济下滑势头、培育新兴产业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场重大危机,无论对于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来说都是,战胜危机、实现经济复苏要靠科技的力量。科技创新不仅是应对这场危机的强大武器,也是帝国持久繁荣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始终紧密跟踪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着力突破带动技术革命、促进产业振兴的前沿科学问题,突破增强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高技术问题;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队伍,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推动帝国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他停顿了一下接着说:“今天获奖的这三位科学家都为帝国乃至世界科技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朕和帝国人民将会永远铭记。这次科学技术奖的设立,标志着帝国发展尖端科技,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团队的决心,朕非常有信心的说,在未来的三年内,世界科技革命的重心必将由英国转向中国!”
关续清这番话博得了台下与会官员和中外记者的热烈掌声。他款步走下中央颁奖台,在安全局特工的秘密保护下坐在观礼台前排。下面则是科技部部长康广仁就世界科技发展局势以及帝国科技发展情况作详细报告。
关续清一边听着康广仁的科技工作报告,一边想着心事,无意间看到前排边缘上坐着的一个年轻人,耷拉着脑袋,一副神不守舍的样子。
关续清笑着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把那个年轻人给朕叫过来,朕要问话。”
时间不大,那个人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皇上面前,他深深鞠了一躬,表情恭谨而又有些紧张,两只手抓着自己的衣角不停的颤抖着。
“坐吧。”关续清指着自己身边的空座对年轻人说道。
年轻人先是一愣,对皇上的话简直难以置信,自己竟然和大皇帝陛下坐在一起,这种殊荣甚至连刚才的三位获奖者都没有享受过。
“坐吧。”关续清微笑着又说了一遍,年轻人这才迟疑着坐在皇帝身边,但神情和举止显得更加紧张了。
“你好像对于这次颁奖典礼并没有特别在意。朕想知道你对这次的获奖者有什么看法?”关续清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