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清朝当皇帝 第157节
在港区的北面,离大沽口炮台不远的地方,是北洋舰队的军用码头。北洋舰队有专门的军港旅顺和威海,大沽口并不是它们主要的基地,但因为北洋舰队实在是清廷的一块宝贝,隔三差五的就要接受检阅,所以在大沽港留了一个简单的停泊码头。这里只是用简单的木栅栏与民用码头区分开,有时外地的船只都会停错了码头,这时也不过跟码头的胥吏通融一番也就卸了货物,不过今天北洋水师的军用码头却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全部戒严了,港口的海面上还有蚊子炮船和鱼雷艇来回巡逻。
两艘涂着大清水师特有黝黑漆装的庞然大物静静地停泊在码头边,八门420毫米的粗壮炮管从装甲炮塔中伸出来,被水勇擦得一丝不苟的炮口反射着幽冷地光芒,显得狰狞而恐怖。这就是亚洲第一巨舰原南洋舰队“大清一号”、“大清二号”。
不远处,德国大使里克.海因茨注视着刚刚在大沽船厂接受完检修的“大清一号”号和“大清二号”号。毫无疑问。排水量达到10000吨以上地两舰给人的映像是极其深刻的。海因茨虽然不是出身海军,但因为家族的原因,对舰艇地知识是极为丰富的,这样的一等重型战列舰。就是强大的德意志也仅仅只拥有三艘,而这个一向被西方人视为蒙昧落后地国家却拥有两艘这样的军舰,据说这两艘军舰是在上次的中英战争中,清国的海军从英国海军手上俘获过来的。真是太令人不可思议。只是这样一来,清国的海军实力在东亚已经达到了无人能敌的地步,就是在世界上也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超过他。
对此,海因茨微微产生了一些担心,这个国家恐怖的发展势头是他亲眼目睹的,一旦开启了民智,整个国家就像上了发条一般,急速向前奔跑。天津、上海、广州这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工业区的雏形,而且这种趋势正在蔓延开去,毫无疑问。这个国家将经历一场工业上地变革,尽管在公民的教育程度、社会体制上还存在着众多不足,但以其庞大的市场、丰富地自然资源和近乎奢侈的人力资源。一旦让其走上工业发展的快车道,国力必将急速膨胀,从而给世界格局带来极大的震动。
只不过这一切从近期看,似乎对德国没有什么坏处,伟大的德意志仅仅在太平洋上拥有几个小岛屿。几乎和清国没有什么冲突。更何况清国需要德国支持他们突破英国人地封锁,同样也需要德国地技术和马克。在清国国力上升的过程中,德国将发挥全方面的影响力,从而给这个国家打上深刻的烙印,这无疑将为德国在远东获得利益带来更大的便利。而这些在这几年里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证。
另外,他清楚自己此次来到清国的目的。就是来检查在清国首都跟德国共同建立的飞艇公司目前的制造进度,也许不久的将来德国就要用这些飞艇去做侦查、轰炸、运载等一系列作战任务了。
雄锋飞扬: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百九十七章 德美关系
里克.海因茨从天津下船之后,直接坐着马车来到了京城。虽然一路颠簸,但是他并没有赶到有多少疲惫,相反对生机勃勃的大清产生了相当浓厚的兴趣。
正当马车进入京城之后,里克.海因茨突然想好好的近距离、全方面的了解这个古老的东方之都。
“先不用着急去飞艇制造工厂,围着京城兜一圈吧。”里克.海因茨坐着说道。
“好的,先生。”驾车的车夫轻声的允诺道。
马车带着海因茨在京城四周漫无目的的瞎转着,由于这次是跟随德国商业合作团一起来的。所以隐蔽性极强,大清所有官员都不知道德国派来了一个内阁大臣来突击考察飞艇的制造进度。
在马车进入了京城西郊之后,海因策从车窗外看到一个奇怪的景象。一群留着辫子的清国人围着两个外国人不知道在讨论着什么,而他们身后停放着一个庞然大物,这个不知道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东西非常像天上飞翔的老鹰,并且跟时下非常流行的自行车一样有着三个轮子,中间还有一个可以容纳一个人坐的位置。
“停下来,他们在干嘛?”海因策高声的呼唤道。
“是阁下。”车夫熟练的控制着马车稳当的停了下来。
还没有等马车停稳,海因策已经迫不及待的跳了下来。可是还没有等靠近他们,就有两个身着藏青色军装的清国军人把海因策栏了下来。
“站住,你们是干什么的。”一名士兵举着大清自制的汉阳造步枪对着海因策说道。
海因策举着双手,无奈的用德语说道:“哦,别……别这样,我只是路过的,我想进去看看他们在干嘛?”
两个士兵并不懂德语,相互看了一下,继续大声警告道:“赶快离开,军事重地,闲人莫进。”
此时,驾车的车夫兼翻译匆匆跑来。拦在了海因策跟两个士兵中间,用标准的汉语说道:“别误会,这位是从德国来的商人,海因策先生。他正好路过这里,对停放在那里的机器大鸟非常感兴趣,只是想了解一下。”
一名士兵看到来了个会说中文的洋人,又听到对方是德国人,立刻把举着的步枪放了下来。在这个时候,大清跟德国是非常坚固的盟友,所以士兵的口气一下子客气了起来。
“告诉这位海因策先生,这里是军事重地,不能让任何人进去。请立刻离开!”
当翻译把这些告诉了海因策之后,他深深的皱起了眉头,想再辩解些什么。但是始终没有说话。
过了许久,对车夫说道:“问问他们,那两个外国人是谁?”
“海因策先生问,那两个人也是德国人吗?能跟他们聊两句吗?”车夫对士兵说道。
一名士兵笑着说道:“不,是美国人。你们没有共同语言。赶快离开吧,不然让我们统领看到了就不好办了。”
“好吧,我们走。”海因策在得到车夫的翻译之后冷冷的说着,然后就转身离开了。
美国人?回到马车上的海因策回忆着清国士兵的话。清国人什么时候请了美国的技术人员来到京城?他们在那里研制什么?难道清国把我们德国的飞艇技术卖给了美国?还是美国人提供了什么技术支持给清国研制什么新式武器?
一系列的问题都无法解释,这让海因策已经没有了继续游览这个古老的东方之都。
“直接去飞艇制造厂吧。”海因策对着车夫说道。
“好的,阁下。”车夫赶着马车答道。
没过多久,海因策已经到了中德联合开设的飞艇制造厂。
在参观之后,海因策不得不感叹大清丰富的人力资源。在清国劳动力实在是太多了,一个飞艇制造厂内有一万多名清国工人。他们虽然每月只领取十个银元的工资,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这已经是一笔非常大的财富了。
要知道,仅仅在十年前。大清人均年收入只有一两银子,也就是如今的十个银元。而如今,一名普通的工人每月都能领取十个银元。
按照当时的食物价格,一斤大米只需要二分钱。一吊钱可以买五斤大米,一个银元可以买五十斤大米,十个银元可以买五百斤大米。
而猪肉价格也只有两吊钱一斤,一个银元可以买五斤猪肉,十个银元可以买无十斤猪肉。
所以在当时,东南沿海及京城许多拥有重工业制造工厂的城市。百姓的生活水平在这十多年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衣食无忧。不会再出现什么饥荒等情况。
仅仅在西北的几个穷省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而充沛的人力资源则保证了大清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在资金、技术都得到保障的同时,生产力几乎是德国的三倍。
从建立飞艇制造厂到现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已经制造出了将近一百多艘飞艇。而此时清国大量的飞艇准驾驶员都还没有通过培训。飞艇只是整齐的停放在空旷的基地内,没有进行过任何的试飞。但是从外观上一看就知道,这些飞艇的质量是有非常高的保障的。
“海因策先生?太意外了,您怎么来了?能在这里见到您实在是太奇妙了!”飞艇制造厂技术总监德国人曼哈密兴奋的给海因策来了个拥抱。
“哈哈,是的。我受陛下的指示来这里看看飞艇制造的进度。”海因策眨了眨眼睛继续说道:“我这次来并没有知会清国,所以还请您为我的身份保密。陛下并不想让清国人知道我来到这里!”
“哦,我明白了。但是陛下还是多虑了,您都看到了吧,这里的清国人干活实在非常勤奋。而且跟我们德国人比一点都不逊色,学习能力非常强。”曼哈密高兴的说道。
“阁下,您知道京城的西郊有个跟这里一样的大型研究基地。他们在研究一种新型的武器,并且跟这里一样有大量的士兵把手、有两个美国的技术人员带领着一群清国人。你可知道这件事?”海因策皱着眉头说道。
“我见到过,但是不知道是美国人。我也不知道他们在研究什么东西,但是跟我们的飞艇好像没有太大的关系。”曼哈密毫不掩饰自己的不在乎。
海因策对曼哈密的反应有点生气,并冷冷的说道:“我们应该对自己的盟友多一点了解,不能等到他们制造出了类似与手榴弹和迫击炮之类的先进武器再向他们购买。”
“阁下过虑了,清国人只有在轻武器上有点技术能力而已。其他的可以忽略不计,但是您说的对,既然有两个美国技术人员在帮清国研制,那么我相信美国政府一定知道这件事,我们可以向美国政府施压,共同参与研制。”曼哈密提议道。
海因策听完后,眼前一亮,心中暗道:是啊,可以通过给美国施压让德国也参与研制啊。这可比去跟清国提议来的直接多了。
他们都坚信清国没有能力也没有技术去研制大型的攻击性武器,一定是美国在背后搞鬼。
当天晚上,海因策就把他在清国首都看到的一切发电告诉了远在柏林的威廉二世。他可能不会想到,美国政府根本不知道有什么技术人员来到了清国,更不知道跟清国在研制什么武器。
德美之间的关系,可能就会因为莱特兄弟在清国所做的一切而发生微妙的变化……
两艘涂着大清水师特有黝黑漆装的庞然大物静静地停泊在码头边,八门420毫米的粗壮炮管从装甲炮塔中伸出来,被水勇擦得一丝不苟的炮口反射着幽冷地光芒,显得狰狞而恐怖。这就是亚洲第一巨舰原南洋舰队“大清一号”、“大清二号”。
不远处,德国大使里克.海因茨注视着刚刚在大沽船厂接受完检修的“大清一号”号和“大清二号”号。毫无疑问。排水量达到10000吨以上地两舰给人的映像是极其深刻的。海因茨虽然不是出身海军,但因为家族的原因,对舰艇地知识是极为丰富的,这样的一等重型战列舰。就是强大的德意志也仅仅只拥有三艘,而这个一向被西方人视为蒙昧落后地国家却拥有两艘这样的军舰,据说这两艘军舰是在上次的中英战争中,清国的海军从英国海军手上俘获过来的。真是太令人不可思议。只是这样一来,清国的海军实力在东亚已经达到了无人能敌的地步,就是在世界上也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超过他。
对此,海因茨微微产生了一些担心,这个国家恐怖的发展势头是他亲眼目睹的,一旦开启了民智,整个国家就像上了发条一般,急速向前奔跑。天津、上海、广州这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工业区的雏形,而且这种趋势正在蔓延开去,毫无疑问。这个国家将经历一场工业上地变革,尽管在公民的教育程度、社会体制上还存在着众多不足,但以其庞大的市场、丰富地自然资源和近乎奢侈的人力资源。一旦让其走上工业发展的快车道,国力必将急速膨胀,从而给世界格局带来极大的震动。
只不过这一切从近期看,似乎对德国没有什么坏处,伟大的德意志仅仅在太平洋上拥有几个小岛屿。几乎和清国没有什么冲突。更何况清国需要德国支持他们突破英国人地封锁,同样也需要德国地技术和马克。在清国国力上升的过程中,德国将发挥全方面的影响力,从而给这个国家打上深刻的烙印,这无疑将为德国在远东获得利益带来更大的便利。而这些在这几年里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证。
另外,他清楚自己此次来到清国的目的。就是来检查在清国首都跟德国共同建立的飞艇公司目前的制造进度,也许不久的将来德国就要用这些飞艇去做侦查、轰炸、运载等一系列作战任务了。
雄锋飞扬: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百九十七章 德美关系
里克.海因茨从天津下船之后,直接坐着马车来到了京城。虽然一路颠簸,但是他并没有赶到有多少疲惫,相反对生机勃勃的大清产生了相当浓厚的兴趣。
正当马车进入京城之后,里克.海因茨突然想好好的近距离、全方面的了解这个古老的东方之都。
“先不用着急去飞艇制造工厂,围着京城兜一圈吧。”里克.海因茨坐着说道。
“好的,先生。”驾车的车夫轻声的允诺道。
马车带着海因茨在京城四周漫无目的的瞎转着,由于这次是跟随德国商业合作团一起来的。所以隐蔽性极强,大清所有官员都不知道德国派来了一个内阁大臣来突击考察飞艇的制造进度。
在马车进入了京城西郊之后,海因策从车窗外看到一个奇怪的景象。一群留着辫子的清国人围着两个外国人不知道在讨论着什么,而他们身后停放着一个庞然大物,这个不知道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东西非常像天上飞翔的老鹰,并且跟时下非常流行的自行车一样有着三个轮子,中间还有一个可以容纳一个人坐的位置。
“停下来,他们在干嘛?”海因策高声的呼唤道。
“是阁下。”车夫熟练的控制着马车稳当的停了下来。
还没有等马车停稳,海因策已经迫不及待的跳了下来。可是还没有等靠近他们,就有两个身着藏青色军装的清国军人把海因策栏了下来。
“站住,你们是干什么的。”一名士兵举着大清自制的汉阳造步枪对着海因策说道。
海因策举着双手,无奈的用德语说道:“哦,别……别这样,我只是路过的,我想进去看看他们在干嘛?”
两个士兵并不懂德语,相互看了一下,继续大声警告道:“赶快离开,军事重地,闲人莫进。”
此时,驾车的车夫兼翻译匆匆跑来。拦在了海因策跟两个士兵中间,用标准的汉语说道:“别误会,这位是从德国来的商人,海因策先生。他正好路过这里,对停放在那里的机器大鸟非常感兴趣,只是想了解一下。”
一名士兵看到来了个会说中文的洋人,又听到对方是德国人,立刻把举着的步枪放了下来。在这个时候,大清跟德国是非常坚固的盟友,所以士兵的口气一下子客气了起来。
“告诉这位海因策先生,这里是军事重地,不能让任何人进去。请立刻离开!”
当翻译把这些告诉了海因策之后,他深深的皱起了眉头,想再辩解些什么。但是始终没有说话。
过了许久,对车夫说道:“问问他们,那两个外国人是谁?”
“海因策先生问,那两个人也是德国人吗?能跟他们聊两句吗?”车夫对士兵说道。
一名士兵笑着说道:“不,是美国人。你们没有共同语言。赶快离开吧,不然让我们统领看到了就不好办了。”
“好吧,我们走。”海因策在得到车夫的翻译之后冷冷的说着,然后就转身离开了。
美国人?回到马车上的海因策回忆着清国士兵的话。清国人什么时候请了美国的技术人员来到京城?他们在那里研制什么?难道清国把我们德国的飞艇技术卖给了美国?还是美国人提供了什么技术支持给清国研制什么新式武器?
一系列的问题都无法解释,这让海因策已经没有了继续游览这个古老的东方之都。
“直接去飞艇制造厂吧。”海因策对着车夫说道。
“好的,阁下。”车夫赶着马车答道。
没过多久,海因策已经到了中德联合开设的飞艇制造厂。
在参观之后,海因策不得不感叹大清丰富的人力资源。在清国劳动力实在是太多了,一个飞艇制造厂内有一万多名清国工人。他们虽然每月只领取十个银元的工资,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这已经是一笔非常大的财富了。
要知道,仅仅在十年前。大清人均年收入只有一两银子,也就是如今的十个银元。而如今,一名普通的工人每月都能领取十个银元。
按照当时的食物价格,一斤大米只需要二分钱。一吊钱可以买五斤大米,一个银元可以买五十斤大米,十个银元可以买五百斤大米。
而猪肉价格也只有两吊钱一斤,一个银元可以买五斤猪肉,十个银元可以买无十斤猪肉。
所以在当时,东南沿海及京城许多拥有重工业制造工厂的城市。百姓的生活水平在这十多年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衣食无忧。不会再出现什么饥荒等情况。
仅仅在西北的几个穷省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而充沛的人力资源则保证了大清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在资金、技术都得到保障的同时,生产力几乎是德国的三倍。
从建立飞艇制造厂到现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已经制造出了将近一百多艘飞艇。而此时清国大量的飞艇准驾驶员都还没有通过培训。飞艇只是整齐的停放在空旷的基地内,没有进行过任何的试飞。但是从外观上一看就知道,这些飞艇的质量是有非常高的保障的。
“海因策先生?太意外了,您怎么来了?能在这里见到您实在是太奇妙了!”飞艇制造厂技术总监德国人曼哈密兴奋的给海因策来了个拥抱。
“哈哈,是的。我受陛下的指示来这里看看飞艇制造的进度。”海因策眨了眨眼睛继续说道:“我这次来并没有知会清国,所以还请您为我的身份保密。陛下并不想让清国人知道我来到这里!”
“哦,我明白了。但是陛下还是多虑了,您都看到了吧,这里的清国人干活实在非常勤奋。而且跟我们德国人比一点都不逊色,学习能力非常强。”曼哈密高兴的说道。
“阁下,您知道京城的西郊有个跟这里一样的大型研究基地。他们在研究一种新型的武器,并且跟这里一样有大量的士兵把手、有两个美国的技术人员带领着一群清国人。你可知道这件事?”海因策皱着眉头说道。
“我见到过,但是不知道是美国人。我也不知道他们在研究什么东西,但是跟我们的飞艇好像没有太大的关系。”曼哈密毫不掩饰自己的不在乎。
海因策对曼哈密的反应有点生气,并冷冷的说道:“我们应该对自己的盟友多一点了解,不能等到他们制造出了类似与手榴弹和迫击炮之类的先进武器再向他们购买。”
“阁下过虑了,清国人只有在轻武器上有点技术能力而已。其他的可以忽略不计,但是您说的对,既然有两个美国技术人员在帮清国研制,那么我相信美国政府一定知道这件事,我们可以向美国政府施压,共同参与研制。”曼哈密提议道。
海因策听完后,眼前一亮,心中暗道:是啊,可以通过给美国施压让德国也参与研制啊。这可比去跟清国提议来的直接多了。
他们都坚信清国没有能力也没有技术去研制大型的攻击性武器,一定是美国在背后搞鬼。
当天晚上,海因策就把他在清国首都看到的一切发电告诉了远在柏林的威廉二世。他可能不会想到,美国政府根本不知道有什么技术人员来到了清国,更不知道跟清国在研制什么武器。
德美之间的关系,可能就会因为莱特兄弟在清国所做的一切而发生微妙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