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图书馆 第536节
看着尉迟恭背后的伤痕,李二语重心长道:“敬德,你也不要怪刘政会打你,更不要怪韦冲来告你,实话跟你说吧,韦冲是为了帮忙才告你的。
你还不知道吧,就在你杀人之后,孙家和宋家同意搬到三原,可是他们却在三原准备纠结一众移民来长安闹事,大唐将军当街杀人,不在乎移民死活。
这若是被他们闹起来,可想而知,整个长安县的移民受到他们蛊惑之后,会是什么影响?
所幸昨日韦挺的父亲韦冲去三原看房子,遇到了这件事,为帮忙平息民愤,他这才故意附和其中,依仗自己的民望,做了这个出头人,声称要帮忙告御状,这才将一场民乱转化成一场殿议,要不然,你就不是挨顿打这么简单了。”
尉迟恭诧异道:“韦冲?这老头不是钉子户的首领靠山吗?”
李二笑骂道:“什么首领靠山,人家是做过前朝宰相的人物,儿子韦挺也在朝中任职,他会跟朝廷作对?只不过是念旧舍不得韦家祖宅,想多住几天罢了。
这场殿议也只是为了给民众一个说法,事后会张榜公布殿议的结果,如此民众才不会生乱。”
想起差点引起民乱,尉迟恭背后流下了冷汗,点头一叹,“这么说,此次倒是多亏他的帮忙,我老黑欠他一次,陛下,既然这样,能不能保留韦家的宅院?您知道……”
李二哈哈大笑,这就是自己的爱将,直来直去,“放心吧,朕已经下旨,韦家祖宅留着不拆,算是奖励韦挺这些年的功劳,且许他们在仙粮育种期间,入内祭祖。”
尉迟恭有些冤枉的挨顿打,这也给自己提了个醒,在国内做事似乎不能随意杀人了,老魏说的对,有时候是不是可以让手下去做?想着这些,尉迟恭一路出宫,没有回家,反而是朝着杜如晦家中走去。
杜如晦见到尉迟恭登门,大笑着将之迎了进去。
“敬德,你不是说,拆迁工作不避刀剑的吗?怎么?这刚刚挨顿打就来找我诉苦了?”
尉迟恭脸色一黑,这老杜,还拿自己开玩笑。
“我老黑什么时候诉过苦?找你就是为了拆迁,你恐怕还不知道吧,长安县如今的拆迁钉子户,可就剩下你们杜家庄了,真是奇怪,别人都是城里拆迁当钉子户,偏偏你们老家是个怪事,一个村的村民全都是钉子户,让他们住到三原县城都不干。
看在你老杜的面上我来通知你一下,若非如此,我老黑可不会对刁民手软。”
这……
杜如晦一时间有些反应迟钝,怎么回事?
“竟有此事?某长期公务繁忙,很少回老家,也就是每年回家祭祖的时候去一趟,杜家庄一直都是我的大伯担任族长处理事务,仙粮大事,大伯欢喜支持还来不及,怎会阻止?”
尉迟恭站起来拉起杜如晦道:“有没有你虽某一看便知,我老黑虽是粗人,但是主持移民拆迁两个月了,长安县内两万三千零五十户城内民众,一万二千一百一十户城外民众,哪一家对待拆迁的态度我老黑都是一清二楚,绝对没有骗你。”
杜如晦笑道:“这是哪里话,某非是不信,既然如此,老杜我承你这个人情,这就回趟老家,无论如何,我也要帮你拔掉这颗钉子,你看怎样?”
“好,一定要快,陛下说了,仙粮还有三日抵达。”
长安县杜陵旁的杜家庄,是杜如晦的老家,幼年生长在此,杜家祖祠就是这里。
快马跟着尉迟恭赶回了祖地,杜如晦本想进去问问大伯是因为何事,没想到还没进村,就被一村的族人给围住了。
今日第二章,晚间还有第三章。
第五百三十七章 老农的想法 玄甲回家
“二郎,你和尉迟将军一道回来,是为了说服我们搬迁的吧。”
杜如晦的大伯名叫杜明,如今已经是七十七岁喜寿高龄了,执掌家族颇有威望。
而杜如晦在家中排行第二,有一个兄长当年被王世充害死,弟弟杜楚客如今在朝中任职,所以族人都称呼杜如晦为二郎。
杜如晦赶忙下马给大伯和族老们行礼,“正是,侄儿知道大伯一向奉公守法,我杜家庄人也都是通情达理之人,不会无端阻拦朝廷施政,所以特来相询。”
老杜明点头道:“此事就算你不回来,这两日我们也打算去找你,正好尉迟将军也来了,来者是客,请跟老夫入内叙话,此事的确是事出有因。”
就在族长杜明家里,几位族老和杜如晦、尉迟恭在座,其余村民都在院子里静静的听着消息,生怕弄出响动来扰了客人。
杜明居中起身,走过去对着尉迟恭躬身一礼:“尉迟将军,耽误你拆迁政令,老朽代表杜家庄致歉了。”
面对这样的宿老,就算是普通大唐平民老人家,尉迟恭也不敢不敬长者,更别说是杜如晦的大伯。
连忙起身拉住,并且开口劝道:“您老客气了,某家是个粗人只会动粗,还是克明提醒我说此事有隐情,所以还望长者告知拒绝搬迁的原由。”
杜明点头,也没再藏着,直接说道:“仙粮,我们要仙粮!”
……蹭的一下,杜如晦已经站了起来,尉迟恭也有些异样,场中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大伯,这,您不会不知道仙粮的重要性,这是全大唐百姓的命脉,此物还在育种阶段,除了朝廷,任何人都不敢染指,您怎么敢开口就要仙粮?”杜如晦质问道。
一名族老起身喝道:“混账二郎,你敢这么跟族长说话?他可是你大伯,瓜娃子,当几天官就不认得祖上了?”
“国事体大,祖宗英灵面前,杜如晦不敢徇私,还请大伯给我们个说法。”
一身正气的杜如晦散发出浑身的威势,加上那浩然正气,让场中众人为之一振,一国之相果然不凡,老杜明也点头道:“不愧是杜家子孙,二郎没有做错。
许是老夫表述不当,老夫的意思是,杜家庄人不想搬迁,是想留下来帮助仙粮育种。
朝廷清空长安县,无非就是为了将仙粮保密,免得被奸贼窃取。
但是听说陛下要置地十万亩,你们总要有农户耕种劳作,伺候仙粮吧,反正都要有人来忙活育种,我们杜家庄人人清白,一心为国,就在此地帮助种地,也不用搬离祖地了,不是两全其美吗?”
这……
杜如晦和尉迟恭相视一眼,纷纷长出一口气,原来是这个,还以为是为别的呢。
“大伯,恐怕您老还想着早一点接触仙粮,日后自家种植的时候也不用抹黑试种了吧,您老爱粮如命,侄儿可算一清二楚的。”
“混小子,老夫爱粮有错吗?没有老夫爱粮,你小子恐怕早就饿死了,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咱们一大家子人呢。”
尉迟恭哈哈大笑道:“好,此事某家代克明兄应下了,杜家庄一心为国,其行感人,相信就算陛下知道了,也会降旨同意的。”
“敬德,你……
哎,大伯你何须如此?培育仙粮虽然是大功,但是你这样岂不是让我徇私吗?再说了,朝廷用谁来种植维护,不是侄儿说了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