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兵王在三国 第287节
刘宣看着手中的兵书,嘴角轻轻抽搐。
眼前的不是一套兵书,而是一捆一捆的兵书。系统兑换出来的,不是纸质书,而是竹简版的六本兵书,每本兵书都是一大摞的竹简。
刘宣摇了摇头,连忙把兵书搁在案桌上。看着案桌上的六本兵书,刘宣心中琢磨着。既然抽取了就不能浪费,必须发挥出作用。
忽然,刘宣的脑中闪过了一道亮光,嘴角勾起了笑容。
兵书对他来说意义不大,对其他人可就不同了。犹如龙渊剑对史阿来说价值连城,因为史阿嗜剑如命。
如果刘宣把兵书给史阿,那是对牛弹琴。
可给了徐晃,情况自然不同了。
刘宣有了决定后,就立即行动。他挑选了《孙子兵法》出来,其余的五套兵书则暂时收起来。刘宣坐在房中,吩咐道:“来人!”
史阿推开门走了进来,拱手道:“主公有什么吩咐?”
刘宣说道:“请徐晃。”
“诺!”
史阿拱手应下,便下去传令。不一会儿的时间,徐晃走了进来,他站定后,拱手行礼道:“卑职徐晃,拜见主公。”
刘宣摆手道:“公明请坐!”
“谢主公。”徐晃依言落座,说道:“主公找末将来,有什么事情吗?”
自从徐晃被刘宣救回来后,他的事情就很少了,几乎都是史阿、糜芳曲在忙碌,他则留在住宅中无所事事。刘宣主动找了他,徐晃心中一阵激动。
刘宣知晓徐晃的心事,说道:“这段时间你闲着无事可做,我知道你颇为焦急。但在我看来,你不必如此。你擅长的是练兵打仗,行军布阵,你和史阿他们不同。”
徐晃心中一暖,道:“谢诸公宽慰。”
刘宣指着摆在案桌上的《孙子兵法》,摆手道:“这套书是给你的,回去后好好研读。”
“什么书籍?”
徐晃看到了一摞书籍,心中颇为好奇。
刘宣道:“看了就知。”
徐晃好奇的接过了竹简,取出了一卷来看。
徐晃瞪大了眼睛,神色震惊,不可思议的道:“主公,这竟是《孙武十三篇》。卑职一直仰慕孙子之名,对他著述的十三篇很是眼馋。只可惜碍于各种原因,无缘一见。今日主公赠书,可算是解了卑职的一个心愿。多谢诸公厚赐。”
一本书的价值,徐晃明白。
徐晃也知道刘宣赠书的意义,这是对他寄予厚望。
刘宣说道:“你给我最大的答谢,就是学以致用,将来在战场上杀敌立功。”
徐晃激动道:“卑职定不负主公厚望。”
刘宣看着徐晃激动的表情,心中很是满意。对徐晃这样的将才来说,武器、战马不是他们最看重的,兵书反而是给予他们最大的赏赐。
第195章 二见贾诩
徐晃抱着一摞《孙子兵法》,激动的离开了书房。
刘宣又喊来了易曲,吩咐易曲打听贾诩的近况。对于贾诩,刘宣相当的看重。贾诩这样的大谋士,可以达到一言灭国的层次。
如果能收为己用,对刘宣接下来在东莱郡的发展,会有极大的帮助。只是想收服贾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好在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刘宣有足够的功夫去劝服贾诩。
“咚!咚!”
敲门声从房间外响起,糜芳说道:“主公,我是糜芳。”
“进来!”
刘宣吩咐道。
糜芳在门口抖掉了身上的白雪,然后才推开门进入房间。他站定后,拱手道:“主公,卑职打听到一个消息,卫宁死了。”
刘宣剑眉一扬,问道:“这么快?”
糜芳点头道:“卫宁原本就有病在身,得了花柳病后,身体更是一日比一日差。加之天寒地冻的,天气太冷了,他没能撑住,昨天晚上病逝了。”
刘宣沉默了片刻,吩咐道:“派人去吊唁一番,人死如灯灭。人死了,恩怨两消。”
“诺!”
糜芳行了一礼,就退下了。
刘宣一个人坐在房中,表情无悲无喜。
因为甘梅的关系,卫宁导致了甘梅的祖母被杀,刘宣应当杀死卫宁,替甘梅报仇。由于夏侯惇插手,化解了此事,刘宣才没有继续追究。可是卫宁处处和刘宣做对,甚至派人刺杀刘宣,所以刘宣才下了辣手。
刘宣静坐着,忽然想到了蔡琰。
卫宁死了,蔡琰的人生轨迹已经不同了。
历史上的蔡琰嫁给卫宁,两人倒也是恩爱和谐。可惜好景不长,蔡琰刚嫁过去不久,卫宁就病逝了,而蔡琰也处处遭到婆家刁难,最后不得不回到长安。
李傕、郭汜内斗时,匈奴人趁机入侵,蔡琰也在这时被匈奴的左贤王掳走,流浪塞外。
如今的情况,已然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