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第625节
历史上,曼斯坦因素来以其擅长“有算计的冒险“而闻名。曼施坦因的战略天赋和环境造就了他天才般敏感的战略嗅觉,在战略上德军无人能出其左右。
而沃贞德泰特这个名字,或许相比之下就远没有那么出名了。
他的作战风格也很简单,就是稳扎稳打。在德军占据优势的时候,他可以打的相当漂亮,做到滴水不漏的完美指挥。但是,他完全不适应速战模式,反而更喜欢一步一个脚印的逐步啃下阻碍。
依照曼斯坦因的观念,一个装甲军在苏军纵深位置出现时,必然会引起苏军极大的混乱。当然,苏军也会倾尽全力的调集各处兵力,优先把这支部队赶回河对岸。
而这个时候,第56装甲军越是快速的继续纵深突击,苏军就越难有机会去有机会的前调优势兵力及时对抗这股军队。
不言而喻,一个单独的装甲军越是孤军深入,所冒的风险也就越大。沃贞德泰特正是看重这一点,才不愿意继续独自实施突击,选择服从勒布元帅的待机命令。
但另一个方面,也就是所谓“有算计的冒险”。
本身来讲,第56装甲军已经算得上深入苏军腹地了。一支深入敌后的快速装甲兵团的安全,主要其实还是应该依靠其自身的运动。一旦停滞不前,很快就会遭到敌军预备役兵力的四面围攻。
所以,曼斯坦因那套冒险战术,事实上也是具备一定可行性的。
只不过,这一次指挥56装甲军的沃贞德泰特已经下令全军驻防迪纳堡,临时扩展迪纳堡的登陆场,坚守渡口等待援军抵达。
这样的坏处是,第56军没有收获更大战果的机会。但好处也很明显,沃贞德泰特利用迪纳堡为据点,在防御战中利用苏军留下的防御工事,大量消灭了苏联反击部队。
苏联大将弗罗希洛夫,将其本来就已经在前段日子中消耗严重,没来得及补充完整的部队,又匆忙调往反击突入苏联第11集团军后方的德国第56装甲军。
这些苏联部队的战斗力也不高,再加上建制缺编严重,而德军又有着苏联人自己留下的完备防御工事。整个苏军方面的反击夺回作战,几乎可以说是一败涂地。
沃贞德泰特没有采用曼斯坦因那种“算计性冒险”的理论战术,但他也在坚守消耗敌人的同时,向另外一个战术理论靠拢——集中使用装甲集群的兵力,发挥整体效力。
沃贞德泰特终于还是等到了整个第四装甲集团军靠拢过来。事实上,他也仅仅是在迪纳堡等了3天半的时间。
这样一来,第4装甲集团军也就逐渐接近北方最大的障碍——“斯大林防线”。
这是苏联边境地带的一条筑垒地带,强弱分布不均,沿着苏联旧边界线,从普列斯考西部的佩普西湖南岸,直达过去苏联的边境小要塞谢别日。
斯大林防线有的地方只是一条简单的坑道,而有的地段却是一个巨大的军事防御工程群。总的来说,斯大林防线由23个庞大的筑垒地域构成,其中包括4 000多个永备火力点。
不过好在苏军最高统帅部并没有把自己正确的定位为防御者,而是过分自信的把自己当作进攻者。
正是由于斯大林过分的相信苏联与英国的两面夹击必能击败德国,导致后发防御工事修建进度极其缓慢,甚至时常停滞。到德军全面反击进入苏联境内的时候,这个斯大林防线中许多要塞的工事还没有完工,许多应该放置重型火力武器的地方仍然是空空荡荡,一些守卫要塞的部队没有重型武器,防空部队没有高射炮,炮兵部队没有大炮,防线驻军只能使用轻武器和德军作战。
而且由于“斯大林防线”最开始的修筑期间,是装甲兵思想还没被发扬光大,苏军装甲兵专家还是巴甫洛夫这种饭桶的时候,苏联最高统帅部也不清楚日后德国战车的威力如此之大,仅在防线上设有少量37毫米反弹炮,极少存在的76毫米火炮是也从旧坦克的炮塔上临时拆下来的,数量也不足以应对德国战车的装甲集群,炮兵支援部队也很少。
现在,第41装甲军奉装甲集群同令部之命沿公路继续向奥斯特罗夫推进,而沃贞德泰特的第56装甲军则转向东,向谢别日一奥波奇卡开进。
沃贞德泰特的其意图在于,第56军在突破斯大林防线后,可以与41军合围苏军可能位于普列斯考附近的个强大的坦克集群。
而即便不存在这样一个估计中的苏军集群,哪怕没有像中央集团军群与南方集团军群那样打出一场漂亮的围歼战,光是突破斯大林防线,亦是一次重大的胜利!
正文 785是莱因哈特!
“通往斯大林防线上的道路,全是德国工程师当初为我们设计修建的欧洲标准公路。”一位负责斯大林防线北部一段防线补防的少将副军长,利用向伏罗希洛夫叙职的机会,倾诉了前线指挥官们一直以来郁闷的心结与苦恼:“原先完美修建防线时,预计可以阻挡入侵敌人的沼泽地,偏僻小路,无法通过大型车辆的土路,如今都成了满足欧洲公路标准的大陆。”
苏联当年和德国展开的合作,让苏联的后勤,工业,运输方面,都获得了飞跃性的提高。不过,那时候的合作,也给现在的各种问题埋下了伏笔。
大量的工业区域,为了经济效益被建立在靠近欧洲的地区,这些地区现在要么已经被快速挺进的德军占领,要么已经被包围,这些当年苏联花了大价钱从德国人手里买来的工业设备,现在统统都又还给了它们原来的主人。
特别是苏联境内如今很多主要铁路还有公路,都是已经是德国援建或改建的,执行的也都是德国工程师的设计标准。
重要公路基本都按照德国工程师的标准改建扩建了,铁路也用的是欧洲统一的铁路宽度还有枕木数量。
这就让德国的战车可以舒适的行驶在优质的路面上,避免苏联烂路,土路不适合德国战车通行的问题。
而德国的列车也可以长驱直入,畅通无阻的直接利用苏联人的铁路网络,运输德军急需的战略物资。
更要命的是,德国工程师们凭借着帮助苏联修建铁路的机会,暗中还测绘了苏联新公路与铁路沿线的一些重要区域的战术级别地图。摸清楚了苏联内部的道路情况,让德国统帅部不再对苏联内部状况两眼一抹黑不说,还顺带在测绘的地图上标注了比苏联人自己都更详细的相关战术级数据。
“德国人使用的苏联地图,比我们自己的都还完善细致。之前我军偶然缴获过一份德军使用的地图,不得不说,德国人绘制的我国地图之精细,即使我们自己拿来看也会叹服。”
那位副军长见弗罗希洛夫没有打断自己的意思,也就干脆一口气把早已在前线弥漫的不满言论一股脑汇报了上来:“德军使用的我国地图中,把我们每个城市的防护状况、城市建筑、山川地形、河流走向、公路要塞、甚至旅游景点都全部标注了出来。”
副军长几乎是带着哭腔再说:“敌人手里的我国地图,比我们自己的军用地图还清楚!”
说着,这位少将竟然还从他的包里掏出了一份地图,递上了弗罗希洛夫眼前。
德军有了这样的地图,纵然有众多的德军从来没有踏上过苏联的领土,但是对于要攻打的城市却是一清二楚,这样打仗就犹如玩吃鸡游戏“开挂”,结果可想而知。
“看看这份从德军手里缴获的作战地图……”弗罗希洛夫指了指桌子上的地图,对他的参谋苦笑着道。
这张明显是从德国一名低级军官手里缴获来的作战地图,其实还并不算完备。
可是上面记录下的部分道路情况以及附近地区的重要情报,比苏联人自己的军用地图详细无数倍。显然一些地区德国的间谍已经早就偷偷绘制了详细的地图,而提供地貌特征的无疑就是帮助苏联人修建铁路的德国工程师。
“早有预谋啊,德国人从1923年就开始着手准备入侵我们的作战了,我们那个时候居然还傻乎乎的和人家合作开发苏联西部地区,听他们的建议修公路铁路。”弗罗希洛夫紧咬嘴唇,随即又松开,有些失望的说道:“真是一场让人绝望的战争。”
那名作为弗罗希洛夫心腹的作战参谋接过递来的这份德军局部战役作战图,表情也不太自然,他当然知道这份详细的作战地图要绘制多久,也知道根据这种详细地图布置出来的作战任务,究竟可以完美到什么样的程度。
同时,他还知道,现在的情况是,那些苏联人自己辛辛苦苦修建出来的欧洲标准铁路,刚好成为了德国战车最好的进军之路,简直就是苏联人出力替德国人做嫁衣!
从这份作战地图上能看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结合德国人十多年前就暗中绘制苏联地形图来思考,完全可以推断出德国人的一切预谋,都可能是那个时候就有了的。
比如,连与苏联合作修建公路铁路这件事,也是德国人早已设好的一个阴谋圈套!
“这是什么样的敌人啊?!”参谋一时间只觉得后背一阵发凉。
“18年前......德国人那时候自己还在战败的阴影中没有走出来吧!他们怎么可能那个时候就开始为18年后一场连影子都没有的战争做准备?!那个时候,他们的国家领导与现在也都不一样,这种程度的政策又怎么可能延续......”作战参谋越来越想不通现在出现的种种现象。
在他看来,一切都是完全不可能的,但事实又确确实实这么发生了。到底是什么样的因果联系,才会导致今天这样的绝望局面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