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娱乐鬼才 第92节
此外,《北卡》作为国内漫画杂志的龙头,销售网络基本上可以覆盖国内绝大多数的城市。一旦渠道优势彻底发挥出来,几乎可以让任何想要买这本书的读者,都能够买到!
至今,《蔷薇少女》漫画单行本首印的一万本,已经全部销售一空。除去各种成本之外,公司净赚了1.3万元。
而在《蔷薇少女》首印的1万本全部销售完成后,王启年继续通过与接力出版社合作,又下了1万本的订单。
第二次加印的一万本,成本比之前要降低不少,单本书成本约为4块钱。同样,第二次加印,卖的也是非常迅猛!
8000本刚刚出厂就被《北卡》杂志社提走了,而小伙伴公司自己在BJ市销售的2000本,也被尝到甜头的很多书店、书摊抢购一空。
因为,这个项目非常有搞头,所以,王启年决定挖了一个内行的编辑,专门负责运营《蔷薇少女》项目。
“这个出版业务呢,暂时就这样。”王启年说道,“目前,专注于做《蔷薇少女》系列,经营好这个系列的品牌,让其版权的价值在增值。其他的作品,我们暂时没有资金和精力去做,没必要冒这个风险。若是《蔷薇少女》项目赚了更多的钱,今后可以考虑运作其他的图书!”
“王总,您说的很对。”公司唯一的编辑陈三强连连点头。
“还有,就是每次加印定量一万本!再看好销售行情,也必须是一批一批印,每批一万本!库存不卖完,是不会再加印的!”王启年微笑说道,“我们的企业的文化,就要要先生存后发展!要生存,就要让风险可控的!即使亏了,也是把亏损控制在一万本以内。”
陈三强闻言露出恍然有所悟的表情,其实,却是有点不以为然。
畅销书的运作,经常的取决于资深编辑对市场和对作家市场号召力的认知。以及公司的资本实力和宣传实力,很多畅销书首印几十万本的那种,有这么大的印量,就必须要匹配强大的宣传!
而一批批的印刷,怎么看起来就是添油战术!
虽然,控制了风险,但其实也降低了效率和综合成本。若对作品有信心的话,就应该全力以赴!
但没办法,小伙伴公司是王启年开的,老板最大,老板说什么,就是什么!没必要像以前那样固执,搞什么据理力争!
这个陈三强,原本就是在一个老牌的出版企业工作,但是因为98年国企大下岗,全国范围内裁员数以千万计。
陈三强所在的出版单位,就是大规模砍掉了八成的员工,他虽然没有被裁掉,但工资却拖欠了半年。
正是因此,在小伙伴公司的800元底薪加上绩效奖金的招揽之下,让他很容易就下定决心,下海跳槽到私企。
当然了,陈三强作为小伙伴公司唯一专门做图书出版的编辑,图书的销量也与他的个人奖金息息相关。
公司专门给他签了一个绩效奖金合同,每多卖一本书,可以奖励他五毛钱。别人看五毛钱不多,但每销售一万本书,至少可以给他带来五千块的奖金。若是运营成本一批畅销书,那么,他的奖金之丰厚,可以与畅销书作家相比!
全世界,哪个出版季候,会给编辑开出这么高的分成待遇?
所以,陈三强对于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干劲!
当然了,他只负责BJ市一个地区的销售,所以,工作压力并不是很大。想到此,陈三强心里面也不仅腹诽,这是他职业生涯一来,技术含量最低的一次了。
因此,很快陈三强很快开始拿起一本电话本,联系以前认识的书店老板:“喂,张老板吗?小弟陈三强啊!现在不在以前的地方干了,下海到私营企业做编辑。刚刚入职不久,负责《蔷薇少女》漫画单行本的销售……哦?您也听过这部漫画的名字!500本?太感谢了,老哥哥,您是我恩人,我马上就亲自送货上门!”
“李大姐……”
“张大叔……”
“王三爷……”
一连串的电话打过去,有拒绝,也有爽快帮忙。
2000本的订单,大约仅用了不到一天就搞定。
接下来,又可以加印了,加印一万本,成功卖掉后赚五千块的奖金,相当于以前单位的一年工资!
陈三强顿时觉得颇为得意,虽然从以前的单位离职了,但反而因祸得福,获得了以前难以想象的薪酬待遇!
现在,他只盼小伙伴公司的出版业务能做大,成立专门的出版部门。那时候,让他招人的话,他要把那些以前单位高高在上的领导,招来做小弟跑腿,让他们看自己的脸色,哈哈……
;
第九十二章 火车上
1999年1月15日。
学校里面考试结束,公司里面事务也交代好了。之后,王启年就带着自己的行李,准备回家过年。
火车上。
王启年成为了车厢中很多人关注的焦点,这倒不是有人认出他。而是这是他在车上,捧着一个笔记本电脑,不断的敲键盘,非常惹人瞩目。
当然了,这个年代笔记本电脑还是比较奢侈的物品,比如,王启年现在买的笔记本电脑,在他眼里配置与十多年后相比,简直太渣了。
但在这个年代,零售价一万八千块的笔记本电脑还属于奢侈品,很多在BJ上班的高薪的群体,都舍不得买,更别说是一个年级不大的学生了。
正是因此,车上不少人好奇的看着王启年,纷纷觉得不明觉厉。
“那好像是笔记本电脑吧?”
“是啊,我孩子上学时,想要买!但到商场一看,要两万多块钱,没给他买,只舍得给他配了一台八千多的台式电脑。”
“能用笔记本电脑的,估计家里也是有钱人吧。”
被众多目光盯着,并被人议论。王启年虽然有点不自在,但灵感来了,也顾不得那么多了,自然是忘我的敲字,把瞬间的灵感给记录下来。
《西游之大圣篇》这个剧本,是从经典名著改编。经典,在很多人看来,就是老套的代名词。
安全是原汁原味尊重原著,王启年是不会那么搞的,因为,毫无创新,毫无噱头的话,不容易吸引观众,也难以制造话题性。
王启年自然是挖空了心思,不断想在老故事的基础上,搞出一点新意。
即使雷人的新意,也比抱残守缺要好。
这一点,王启年自是知道的!
创新的本质,就是要挑战固有思维,做出一点与以前不一样的东西来!
至今,《蔷薇少女》漫画单行本首印的一万本,已经全部销售一空。除去各种成本之外,公司净赚了1.3万元。
而在《蔷薇少女》首印的1万本全部销售完成后,王启年继续通过与接力出版社合作,又下了1万本的订单。
第二次加印的一万本,成本比之前要降低不少,单本书成本约为4块钱。同样,第二次加印,卖的也是非常迅猛!
8000本刚刚出厂就被《北卡》杂志社提走了,而小伙伴公司自己在BJ市销售的2000本,也被尝到甜头的很多书店、书摊抢购一空。
因为,这个项目非常有搞头,所以,王启年决定挖了一个内行的编辑,专门负责运营《蔷薇少女》项目。
“这个出版业务呢,暂时就这样。”王启年说道,“目前,专注于做《蔷薇少女》系列,经营好这个系列的品牌,让其版权的价值在增值。其他的作品,我们暂时没有资金和精力去做,没必要冒这个风险。若是《蔷薇少女》项目赚了更多的钱,今后可以考虑运作其他的图书!”
“王总,您说的很对。”公司唯一的编辑陈三强连连点头。
“还有,就是每次加印定量一万本!再看好销售行情,也必须是一批一批印,每批一万本!库存不卖完,是不会再加印的!”王启年微笑说道,“我们的企业的文化,就要要先生存后发展!要生存,就要让风险可控的!即使亏了,也是把亏损控制在一万本以内。”
陈三强闻言露出恍然有所悟的表情,其实,却是有点不以为然。
畅销书的运作,经常的取决于资深编辑对市场和对作家市场号召力的认知。以及公司的资本实力和宣传实力,很多畅销书首印几十万本的那种,有这么大的印量,就必须要匹配强大的宣传!
而一批批的印刷,怎么看起来就是添油战术!
虽然,控制了风险,但其实也降低了效率和综合成本。若对作品有信心的话,就应该全力以赴!
但没办法,小伙伴公司是王启年开的,老板最大,老板说什么,就是什么!没必要像以前那样固执,搞什么据理力争!
这个陈三强,原本就是在一个老牌的出版企业工作,但是因为98年国企大下岗,全国范围内裁员数以千万计。
陈三强所在的出版单位,就是大规模砍掉了八成的员工,他虽然没有被裁掉,但工资却拖欠了半年。
正是因此,在小伙伴公司的800元底薪加上绩效奖金的招揽之下,让他很容易就下定决心,下海跳槽到私企。
当然了,陈三强作为小伙伴公司唯一专门做图书出版的编辑,图书的销量也与他的个人奖金息息相关。
公司专门给他签了一个绩效奖金合同,每多卖一本书,可以奖励他五毛钱。别人看五毛钱不多,但每销售一万本书,至少可以给他带来五千块的奖金。若是运营成本一批畅销书,那么,他的奖金之丰厚,可以与畅销书作家相比!
全世界,哪个出版季候,会给编辑开出这么高的分成待遇?
所以,陈三强对于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干劲!
当然了,他只负责BJ市一个地区的销售,所以,工作压力并不是很大。想到此,陈三强心里面也不仅腹诽,这是他职业生涯一来,技术含量最低的一次了。
因此,很快陈三强很快开始拿起一本电话本,联系以前认识的书店老板:“喂,张老板吗?小弟陈三强啊!现在不在以前的地方干了,下海到私营企业做编辑。刚刚入职不久,负责《蔷薇少女》漫画单行本的销售……哦?您也听过这部漫画的名字!500本?太感谢了,老哥哥,您是我恩人,我马上就亲自送货上门!”
“李大姐……”
“张大叔……”
“王三爷……”
一连串的电话打过去,有拒绝,也有爽快帮忙。
2000本的订单,大约仅用了不到一天就搞定。
接下来,又可以加印了,加印一万本,成功卖掉后赚五千块的奖金,相当于以前单位的一年工资!
陈三强顿时觉得颇为得意,虽然从以前的单位离职了,但反而因祸得福,获得了以前难以想象的薪酬待遇!
现在,他只盼小伙伴公司的出版业务能做大,成立专门的出版部门。那时候,让他招人的话,他要把那些以前单位高高在上的领导,招来做小弟跑腿,让他们看自己的脸色,哈哈……
;
第九十二章 火车上
1999年1月15日。
学校里面考试结束,公司里面事务也交代好了。之后,王启年就带着自己的行李,准备回家过年。
火车上。
王启年成为了车厢中很多人关注的焦点,这倒不是有人认出他。而是这是他在车上,捧着一个笔记本电脑,不断的敲键盘,非常惹人瞩目。
当然了,这个年代笔记本电脑还是比较奢侈的物品,比如,王启年现在买的笔记本电脑,在他眼里配置与十多年后相比,简直太渣了。
但在这个年代,零售价一万八千块的笔记本电脑还属于奢侈品,很多在BJ上班的高薪的群体,都舍不得买,更别说是一个年级不大的学生了。
正是因此,车上不少人好奇的看着王启年,纷纷觉得不明觉厉。
“那好像是笔记本电脑吧?”
“是啊,我孩子上学时,想要买!但到商场一看,要两万多块钱,没给他买,只舍得给他配了一台八千多的台式电脑。”
“能用笔记本电脑的,估计家里也是有钱人吧。”
被众多目光盯着,并被人议论。王启年虽然有点不自在,但灵感来了,也顾不得那么多了,自然是忘我的敲字,把瞬间的灵感给记录下来。
《西游之大圣篇》这个剧本,是从经典名著改编。经典,在很多人看来,就是老套的代名词。
安全是原汁原味尊重原著,王启年是不会那么搞的,因为,毫无创新,毫无噱头的话,不容易吸引观众,也难以制造话题性。
王启年自然是挖空了心思,不断想在老故事的基础上,搞出一点新意。
即使雷人的新意,也比抱残守缺要好。
这一点,王启年自是知道的!
创新的本质,就是要挑战固有思维,做出一点与以前不一样的东西来!